新手老师如何做科研
发布时间:2019-03-22 23:03:45   来源:自考网学校非常鼓励老师们做科研,我也申请了立项,但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开题和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惑。
虽然也是写过硕士毕业论文的人,但是对于教育科研还是觉得很陌生,历史学科的论文多为文献研究,选题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搜罗史料、查阅史料,然后解读史料形成论文。我的课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立项时,我已经开了几个学期的选修课,有一些探索尝试,但对于科研仍有一些困惑:万一项目结题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开发出我觉得满意的课程怎么办项目的成果最后应该如何呈现,科研成果是否应该具有推广性我的研究成果怎样才能在更广的范围适用……
带着这些困惑的我,有幸成为海淀区“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的一员。
初识行动研究:教师要在“教室”做研究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二里沟片区的第一次集中活动是在首师大附中举行的,我们首先听了一节作为课题成果的研究课,然后听了课题负责人王小磊老师分享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成果。通过聆听,我对于课题研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之前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找到了答案。
王小磊老师的课题是《提高高中化学中等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研究》,他在结题报告中写道:“本研究是针对相对群体的中等生进行研究,不同的群体,‘中等’的含义不同,其研究结果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的内容学习特点不同,中等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也会不同,针对不同内容的特点,还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教学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同一个策略,针对不同的个体目标,效果也有差距……所以在同一策略指导下,还需进一步研究个体的特性。”我恍然大悟,原来教科研不必追求广泛的适用性,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和学生息息相关,而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王老师的报告中,第一次知道了行动研究。片区负责人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也说明了这是最常用的科研方法之一。回去后我认真地查了一下行动研究,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自己之前关于教科研的困惑在此刻都得到了解决,对教科研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行动研究关注解决本地实践者在学校和社区面临的具体问题,它把你的教室或其他工作环境当成开展研究的地方。
从问题到选题:教科研要解决教学中的“痛”
教科研的目的是解决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自己的“痛处”中找到最“痛”的一点,使用“鱼骨图”和“头脑风暴”,对这个痛处进行问题归因,这是我在“种子教师”中学到的方法。从问题到选题,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聚焦的过程,可以让我们的改进更有针对性,而不是面对诸多问题毫无头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顾此失彼。
当前在我的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也是我最困惑的是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这是通过我们的第一次活动确定下来的,我以为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了,却没想到接下来的一次活动是“科研课题名称的表述”,自己从来没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过多的思考,觉得能说清楚就行吧。但是经过和大家的讨论以及霍老师最后的总结,才发现课题表述并没有那么简单,课题的名称不能像文章的名称一样那么随意,它的每一个概念都必须是规范的和科学的。
参加完活动,我又重新开始查阅文献,了解自己所定课题相关概念的内涵,例如我想重点关注培养学生文字史料的阅读能力,这背后涉及到史料分类的问题,我必须查阅史学理论相关书籍,看看史料分类都有哪些,确定我所认为的“文字史料”是不是历史学分类中的“文字史料”。这一点给我的触动很大,对于很多常见的概念,我们往往不求甚解,想当然地用这些概念表达自己认为的范畴,当对概念进行深究的时候,很多事情会变得清晰,我们的表述也会更加科学准确。这让我想到,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概念的解释。
学以致用:迁移运用科研方法
在“种子教师项目”中,我们是作为学生参与活动的,对于经常站在讲台上的人,这种做学生的机会难能可贵,所以在项目活动中,除了学习课程本身的内容,我还会关注老师的教学策略。片区负责人霍老师是一位心理老师,她非常善于把握我们的需求,调动我们的思维,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中,让每个人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第一次小组活动时,我们先进行头脑风暴,每个人写出自己认为自己最需要指导的三个方面,然后小组汇总、排序,找出大家都觉得的比较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需要清楚自己的短板和需求,并且按照需求程度排序,片区负责人在后续的培训中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安排相应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更有针对性,也让我们能真正的从中有所收获。反思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对于学生的“痛处”不了解,可能教学效果就是有限的,这也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次活动前,霍老师设计了“二里沟片区科研种子教师需求调查问卷”,这个举动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方面了解了老师们的需求,另一方面,调查问卷形成的数据分析正好也可以作为调查问卷法的教学素材,借问卷调查的数据向我们讲述了问卷调查法的实施过程、问卷的基本构成、问题设置、问题排序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填写了问卷,手头上也有问卷的数据,霍老师让我们先来归纳问卷的基本结构,她再来补充。比起从概念介绍入手的照本宣科,这种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归纳的学习方法让人更容易理解概念的内涵。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着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虽然还只学到了皮毛,但是我已经在路上。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学历提升报名是什么时候?
2024-07-13  阅读:1266 -
学历提升的学校如何选择?
2024-07-13  阅读:1204 -
成人高考证书啥时候能拿到?
2024-07-13  阅读:1061 -
自考生课外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好
2024-07-12  阅读:784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