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微谈】谈谈成功之力
发布时间:2019-05-11 22:04:08   来源:自考网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套用一下这个句式: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却各有各的原因。一个人要成才、成事、成功,一般说来,除了情商、智商以外,还得有以下几种商或者说力。
要有想象力。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如果连想都不敢想,想都没想到,又怎么能做到呢人类如果不敢想象,怎么能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一般人倒是勇于自我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光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也有太多太多的别的因素,比如说不够自信、缺少知识、视野狭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应当说,梦想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敢于梦想、勇于追梦,最终才能梦想成真。
要有行动力。有想法是第一步,但还要把想法变成做法,还得有办法。千千万万的人都是想归想、做归做,空有点子、法子,却迈不出步子,“夜里想了千条路,早起还是走老路。”事实反复说明,胆商或者说行动力的重要性绝不可小觑。所谓敢想敢干,就是要想字当头,干字托底。如果光想不干,那就会沦为空想、瞎想,而不是遐想、梦想。正所谓“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多事情,要先干起来再说,再慢慢完善,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不能指望一出手就完美。
要有毅力。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好,战略方向确定之后,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就极为重要。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的就是要有顽强的意志、毅力。我的一位大学老师说过:无论你想干一件什么事,只要需要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就一定不断会有各种干扰因素。比如,今天这个请你吃饭,明天那个请你游玩。此外,时间一长,你自己就累了,疲了,烦了,倦了。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复利原理:你每天比别人多干百分之一或高百分之一,一百天、一千天、一万天之后,二者就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了。要知道: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再简单的招式,如果能够练到极致,也可以一剑封喉、一招制胜!坚持不坚持,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比如说,羽毛球半月不打,腿知道;俯卧撑三天不练,手知道;拳击手一天不练,对手知道!人们常说胜者为王,岂不知现实中往往也是“剩”者为王
要有抗压力。抗打击能力特别重要,就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经得起折腾、受得了打击、扛得住重压、熬得过难关,甚至受得了白眼。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顺风顺水、风平浪静时不大看得出来,但是一遇到急难险重任务、突发事件乃至惊涛骇浪,人的成色与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这就好比,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也好比练武,抗击打能力是极其重要和基本的,否则,即使你再有绝世武功,如果挨不了两下打,你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只能在顺风顺水、在鲜花和掌声中直线前进,这样的人可能一时走得很快,但肯定走不远。纵观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莫不是在逆境中不放弃,在困境中不消沉,在濒临绝境中不绝望,甚至屡败屡战、百折不挠,一次次爬起、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奋起,正视差距、承认失败,改正缺点、修正错误,最终得以成功。
要有持续的学习力和一定的劳动力。这两力侧重于社会属性而言。一个人成不成功,主要还是学习够不够。不论人的出身和经历,从学习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和感悟创新,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时代越是前进,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增速越快甚至呈爆炸式增长,因此,学习的任务越重,学习的重要性越是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指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学习力是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里的动力是自觉自发及至内外驱动力的总和,包括区别于想象的行动力和相对于怠惰的永动力。一勤天下无难事,强大的动力来自胆商和毅商的共同作用。毛泽东同志曾提倡“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持续的动力还靠坚强的身体和信念。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实现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自考生课外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好
2024-07-10  阅读:782 -
今日自考,祝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21-10-16  阅读:771 -
自考机构招生乱象横生
2021-10-10  阅读:800 -
【学习微谈】谈谈成功之力
2019-05-11  阅读:1587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