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开赛、第十六届“上

发布时间:2019-06-29 23:03:22   来源:自考网
每一周,中国语言领域都在发生什么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  (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  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6月22日-6月28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本栏目音频由译世界 & 译直播联合出品,本期主播:译世界 沁歆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2019美国亚裔文学研究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6月21日-23日,2019美国亚裔文学研究高端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美国亚裔文学中的生命书写”,与会学者分别从战争、和平、难民、政治、空间、科技等视角解读美国亚裔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表示,文学作为记忆的载体,承担着人类对战争的反思、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和平的呼唤的使命。此次论坛聚焦“战争与和平”,展示了当代美国亚裔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了研究者对于生命、身份、民族与记忆的思考,促进了思想交流与碰撞。
与会学者通过对比加拿大越裔作家及美国越裔作家的作品,探讨了越裔难民不同的经历以及他们与主流社会的互动,解释了不同视角对难民书写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此外,还分析了西方音乐与美国亚裔主体之间矛盾的共生关系,探讨了亚裔对待西方音乐的态度与其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关系。学者表示,文学作品应发挥自身优势,将时代背景、社会纪实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避免文章沦为简单的史实记述。
暨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蒲若茜探讨了美国亚裔诗歌中对战争和社会动乱的再现。美国亚裔诗歌多维度地展现了战争与暴恐中普通个体人性的挣扎与抗争。美国亚裔诗歌中的战争与暴恐书写,既是诗人现代反战思想的表达,又是带有同舟共济色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探索,具有深刻的生命审美意义。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重大规划项目“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课题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  (中国社会科学报)
全国翻译教学与研究论坛举办
6月21日-23日,全国翻译教学与研究论坛暨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在山东科技大学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尹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此次年会由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界》编辑部协办,来自省内外36家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翻译人员等近120余人参会。年会围绕“翻译的跨学科研究”这一议题,共设置六场主旨发言,四场小组研讨,还特别设置翻译神经认知过程研究培训班。此外,四场小组讨论中,学者和研究生们围绕翻译技术与实用翻译、翻译教学、英汉对比及文化研究、古典学术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专家作总结并点评。
大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唐建敏主持。闭幕式上,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建刚教授代表学会做总结发言,认为此次年会非常成功,更加明确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的努力方向。年会实现了翻译学科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了“一带一路”视域下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加深了省内外翻译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并探索出翻译学领域新的研究途径。下一届年会承办方青岛科技大学代表诚邀大家明年如约出席。  (山东科技大学网站)
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首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6月22日-23日,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首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上海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上海青少年国际交流中心、上海儒易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世语翻译集团协办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赵彦春教授牵头,吸引了众多知名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000多人参会交流。
6月22日,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开幕式举行。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副会长党争胜主持了开幕式。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教授致欢迎辞。刘利教授代表学会,向与会代表回顾了学会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学会的未来给予了厚望。宫长为博士代表学会,传达了此次年会的宗旨,传递了弘扬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
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姚培生大使、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高明乐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上海大学冯奇教授、天津大学熊德意教授、西北大学胡宗锋教授、上海大学姚喜明教授、上海世语翻译集团曹斌董事长、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张建农先生等专家、学者们与企事业代表围绕议题,为大会分别做了主旨报告。
22日19:30 - 21:30,首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口译总决赛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苗福光致欢迎辞。
为秉承弘扬国学大美之理念,“以赛促学、以训促学”,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助力中华文化话语体系构建,首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应运而生。大赛由全球100家校企单位共同发起,于2019年3月1日启动,历时4个月,有来自全球337家院校及企事业单位,5750人次报名参赛。
6月23日下午,此次年会的闭幕式暨首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伟长楼举行。  (新民晚报)
第十六届“上译”杯翻译竞赛开赛
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承办,以推进我国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发现和培养翻译新人为宗旨的翻译竞赛成功举办十五届后,已成为翻译界知名赛事。十五年来,翻译竞赛先后冠名为“CASIO”杯及“沪江”杯,为保持竞赛稳定性,自本届起,赛事更名为“上译”杯翻译竞赛。本届“上译”杯翻译竞赛特设两个语种——英语和法语。
为鼓励更多的翻译爱好者参与比赛,提高翻译水平,两个语种各设一等奖1名(证书及价值6000元的奖金和奖品),二等奖2名(证书及价值3000元的奖金和奖品),三等奖3名(证书及价值2000元的奖金和奖品),优胜奖20名(证书及价值300元的奖品),此外还设优秀组织奖1名(价值5000元的奖金和奖品)。各奖项在没有合格译文的情况下将作相应空缺。获奖证书及奖品务必及时领取,两年内未领者视为自动放弃。
本届大赛英语组评委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冯庆华、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吴洪、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何刚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张春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黄源深,法语组评委包括: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周克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克鲁、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文系主任袁莉、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    (上海翻译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第三届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开赛
为了促进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翻译水平的提高,调动广大翻译爱好者,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提高翻译及应用技能的积极性,为国家未来的翻译事业和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具有较好翻译基础的青年人才,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项目管理中心、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商务外语考试办公室和全国商务外语专业委员会举办第三届BETT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
一、参赛对象
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本、专科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专业不限,中国国籍。
二、大赛形式
大赛设置笔译赛和口译赛两个项目,笔译赛分为专科组、本科组及研究生组,分初赛、复赛、总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口译赛分为本科组和研究生组,分初赛、复赛、大区赛及总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各项目及组别分别计算成绩、设立奖项,其中初赛和复赛由各参赛院校组织,大区赛由各赛区承办单位组织,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  (参赛人员可同时报考本组别的口译赛和笔译赛)
三、大赛时间
2019年5月—2020年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奖励办法
(一)大赛初赛表现优异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通过大赛初赛的选手,可申领全国商务英语翻译BETT“初级笔译”或“初级口译”证书。
(二)大赛复赛表现优异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通过大赛复赛的选手,可申领全国商务英语翻译BETT“中级笔译”或“中级口译”证书。
(三)大区赛及总决赛表现优异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奖金;通过大区赛或总决赛的选手,可申领全国商务英语翻译BETT“高级笔译”或“高级口译”证书。
(四)大赛还设置了优秀组织奖、优秀辅导教师奖等,在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的选手辅导老师,将推荐参加《全国高校骨干教师外语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班》,费用由大赛组委会承担,该继续教育班由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商务外语专业委员会  (BETT)  共同推出。
(商务英语翻译考试)
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研讨会举行
为增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汉语国际教育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更优质的语言文化服务,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2日-23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上海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及海外逾50家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及企业的100余位专家、学者、教师、研究生们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邀请三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作主旨发言,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吴勇毅,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王辉,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授、亚历山大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娜希德。吴勇毅教授以词汇联想测试为切入点,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及其对国家形象构建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王辉教授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分布研究,提出了孔子学院的分布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精准布局等策略。娜希德教授探讨了阿汉习语的含义与翻译方法以及阿汉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
除大会报告外,研讨会还设置了9个分会场,组织了 66场分会场报告,报告研讨了“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状况,涉及“教学资源”、“师资培养”、“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学习者动机”、“跨文化教学和文化传播”、“孔子学院的发展和国别研究”等课题。  (上海大学新闻网)
第二届新世纪外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6月21日-23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新世纪外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代英美文学思想与实践”专题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开幕。近两百人参与学术研讨。
本次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唐建文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Lauri Scheyer 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在会议的主旨发言阶段,德国波茨坦大学的著名学者Ottmar Ette、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著名学者Brian Reed、湖南师范大学的阮炜教授等1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先后做主旨发言。会议期间的小组发言中,与会代表们围绕当代英美文学思想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会议期间还组织了研究生论坛,参会的研究生提交了论文并积极发言,每组的主持人分别进行点评,提携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会议立足英美文学思想研究,展示国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学界的学术交流,为专家学者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学思想与实践的思想锐变、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平台。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网站)
“新时期的汉语研究与辞书编撰暨庆祝《辞书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近日,“新时期的汉语研究与辞书编纂暨庆祝《辞书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六十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辞书学相关问题,庆祝《辞书研究》四十华诞。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副总裁阚宁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王庆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辞书研究》联合主编谭景春发表讲话。阚宁辉总结了《辞书研究》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肯定了《辞书研究》取得的成绩,并对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共同办刊表示支持,对三方合作推动《辞书研究》在新时期更上新台阶充满期待。王庆华介绍了三方合作办刊的启动过程,希望三方合作能在推动《辞书研究》发展的同时,对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谭景春回顾了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与《辞书研究》的友谊,希望今后通过三方通力合作,使《辞书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开阔研究视野,为我国辞书事业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再做贡献。
本次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块面。
第一是《辞书研究》对我国辞书理论建设和辞书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魏向清、赵连振、孙文龙三位先生从对《辞书研究》四十年中所刊文章的分析入手,基于相关数据,总结了《辞书研究》对推动我国辞书学理论建设和辞书编纂实践发展做出的贡献,从民族化与国际化两个维度对《辞书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徐海先生和曾泰元先生回顾了《辞书研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指出《辞书研究》在我国辞书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是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分别从融媒体辞书的界定与发展前景展望、辞书学理论建设、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双语词典编纂、辞书史研究、数字化技术手段在辞书编纂中的应用、辞书人才队伍建设、辞书编纂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汉语大词典》修订、社区词词典编纂等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思考与阐析。
第三是词汇学相关问题研究及其在辞书编纂中的应用。与会代表或对单字的音义关系进行全面阐释,或对相关词语的异同与分化做出细致区分,或对字词义溯源,或探讨语词发展规律,或探讨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技术手段在辞书编纂和辞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给与会者以极大启发。  (辞书研究Lexicographical)
2019年全国法律英语教师高级研修班举办
6月22日-23日,由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北鼎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的“第八届全国法律英语师资研修班”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主讲嘉宾,研修内容包括法律英语教学法、法律英语翻译、英美法律制度、美国侵权法简介、美国知识产权法简介、美国财产法简介、美国刑事诉讼法简介、以及美国合同法简介等不同方面。60余名高校英语和法学教师、法官、律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修班。
开班伊始,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法连教授做了题为“法律思维与法律英语教与学”的报告。张法连教授指出,“一带一路”丰富了法英学科内涵,应当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法律英语教学,以提高英语语言在法律事务和法学研究中实际应用的能力为目标发展法律英语教学。教师们应当主动用法律英语提升自己,培养“法律思维”,体现“职业人才”素养。
张法连教授接着在以“谈谈法律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法律翻译人才培养”为题的讲座中指出,法律翻译离不开法学文化。要走出认识上如迷恋翻译技巧、过度关注理论创新等的误区,把握法律语言的特点,培养出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英美法律的基本功扎实、对英美法律历史文化有全面的把握的法律翻译人才,为国家战略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法律服务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马静教授以中英文混合讲授的方式,对英美法律制度作了详细介绍。在讲解英美判例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同时,穿插讲解重要法律术语,基本覆盖英美法律制度的方方面面,使学员对英美法律制度有了整体性把握。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齐筠教授就美国侵权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从美国侵权法的定义、构成要件、分类等方面切入,配以大量案例进行解析,将法律原则趣味性地融入其中,使学员们能够清晰辨别不同侵权法律术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郑小军教授首先简要介绍美国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其次就美国财产法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教学内容着眼法律英语,而非英语法律,紧紧围绕法律语言知识,为学员梳理了美国知识产权法及财产法基本知识点。
美国司法部驻华法律顾问Richard W. Daynes先生结合自身17年任职检察官的实践经历,以美国刑事诉讼程序为序,对美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课程中学员们积极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清教授从法律英语教师角度出发,就课程设置、以及如何讲授美国合同法课程展开,在示范法律英语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同时,兼以介绍美国合同法基本知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然而,截止目前统计,我国涉外法律人才仍然匮乏。有条件的高校应通过法律英语的专业学习,从专业培育、学科建构、师资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  (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
事项预告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次翻译技术沙龙将于6月28日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技术沙龙是非政府、非盈利、公益性的学术沙龙,旨在汇聚大湾区翻译技术专家、学者及爱好者,促进翻译技术研发,普及翻译技术应用,推动大湾区乃至全国翻译技术和翻译教育的融合创新。
2019年首次沙龙活动将于6月28日在广州白云区举行。美国知名全球化与本地化专家,在线翻译资源共享平台Translation Commons的创始人JEANNETTE STEWART将作题为“全球视野下的翻译技术发展与企业国际化及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演讲。会议还将进行圆桌论坛,互动嘉宾包括:JEANNETTE 、麦文、朱华、王华树、翻译企业管理专家。
联系人:
吴明健 18929531437
(译世界)
2019年“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将于6月30日举行
为促进湖北高校间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交流,同时为系统总结翻译学科发展与翻译人才培养办学成绩与不足,思考外语学科发展路径,提升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谋划2020年即将进行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拟与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于6月30日共同举办“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
会议主题为: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要议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学科的特色定位和内涵建设、汉外翻译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翻译学科发展与翻译人才培养、外语学科教师发展与学术研究队伍建设、MTI硕士点与BTI专业建设与评估、翻译学科发展与行业互动。
拟邀请主旨发言专家包括: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正栓、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军平、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许明武、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勤、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熊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魏家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朱勇等。
(翻译学研究)
广外高翻第四期医学口译工作坊将于6月30日-7月13日举行
为适应医药健康市场对医学口译人才的需求,为帮助同学们提高医学口译水平,助力未来职业发展,广外高翻学院将于6月30日-7月13日举行第四期医学口译工作坊,为学员提供中西医学口译任务评估、译前准备、医学口译技巧、医学口译信息化技术、相关政策与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并在第三期的基础上,新增医院观摩环节。
主讲老师有WHO同传译员朱珊、泛粤港澳+美国+英国胸部肿瘤云论坛常驻口译员杨丰源、医药领域资深口译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口译老师李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技术资深专家王华树、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主任林妮。本期工作坊继续由陈庆老师总负责,往期学员兼任小组长和志愿者带领新学员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  (广外高翻SITS微信公众号)
广外高翻2019年暑期翻译技术工作坊将于7月1日-10日举行
广外翻译技术研究与教育中心(CTT)拟于2019年暑期开设“2019年暑期翻译技术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将历时10天,分为“全球化与本地化”“翻译技术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翻译技术行业和教学趋势”“游戏本地化翻译技术及案例实践”“语料加工技术培训”5个模块,将荟萃国内外翻译技术业界专家,为学员带来丰富的理论知识、技术实践和行业经验。
工作坊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中心承办,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省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翻译技术沙龙等协办。
主讲专家包括:美国知名全球化与本地化专家、在线翻译资源共享平台Translation Commons的创始人Jeannette Stewart,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师朱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GIIT)翻译技术、翻译和写作讲Kizito Tekwa,北京译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姜禾,Tmxmall创始人兼CEO张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语言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金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王华树等。  (译世界)
第二届WITTA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翻译课程与教材开发高端论坛将于7月3日-5日召开
由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主办、云南财经大学承办的第二届WITTA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翻译课程与教材开发高端论坛将于7月3日-5日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举办。高端论坛拟定于7月3日举行,主题为“翻译课程与教材开发”;研讨会拟定于7月4日-7月5日上午举行。
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主要议题包括:翻译课程与教材开发、翻译教师教育与发展、翻译教学方法与创新、翻译教育质量评估、翻译教育与语言政策等。
(世盟大数据中心微信公众号)
第九届亚太翻译论坛将于7月5日-7日召开
亚太翻译论坛原名“亚洲翻译家论坛”,是在国际翻译家联盟支持下,由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翻译组织发起建设的一个区域性交流平台。首届论坛于1995年8月在北京举办,中国译协为主办方,多家亚洲地区的翻译组织给予支持。其后在中国译协的推动下,论坛每三年举办一次,由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翻译组织轮流举办,已经成为亚洲翻译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九届亚太翻译论坛将于7月5日-7月7日在韩国外国语大学举行。主题:翻译产业·教育·研究的目的和今后发展方向。
论文征集主题:
口笔译的历史
笔译能力和技术
口笔译和社会伦理
翻译家的地位和权力(知识产权)
文学·文化艺术翻译
各国口笔译制度及现况
口笔译教学法
口笔译教育制度
研究方法论
翻译家的评价和认证
口笔译工具
机器翻译的技术和应用
机器翻译的评价
(中国翻译协会)
2019翻译教学与翻译技术研讨会将于7月9日-7月11日举行
2019翻译教学与翻译技术研讨会将于7月9日-7月1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系统科学的翻译学科建设,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我国翻译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特别邀请我国翻译教学方面的专家,从翻译学科建设、翻译技术实践、翻译课程设计与演示三个方面进行理念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会议内包括:翻译硕士项目的理念与实践、翻译技术课程建设及Python在翻译中的应用、翻译硕士金课设计与演示。主讲人包括: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上海交通大学翻译系副主任管新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李明、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屠国元、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陶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等。
首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将于7月13日-14日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促进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多领域、多形式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打造有利于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拟定于7月13日-14日于北京语言大学举办首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  (英文名称为Committe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简称为COTIP)  成立大会。
会议期间还将协同有关单位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和典籍外译、中医药口笔译培训、政产学研洽谈、博导面对面、期刊主编论坛、课题申报讲座等活动。该会议的指导单位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主办单位为北京语言大学、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  (筹)  ,承办单位为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会议主题: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
分议题:
1.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国内、外传播;
2.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3.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
4.典籍外译与国际传播;
5.中西医药文化对比;
6.中医药典籍外译;
7.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战略;
8.中医药术语标准化与翻译;
9.机器翻译与中医药语料库建设;
10.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典籍外译人才培养;
11.其它相关主题
(译世界)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2019年“‘一带一路’语言、文化、翻译跨学科研习班”将于7月13日-19日举行
本着“理论创新,学科交叉,面向西部,连接内地”的理念,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目前已于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分别在大理大学和新疆大学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外语跨学科讲习班,充分达到预期目的,获得学员一致好评,形成良好的行业影响力。现第三期研习班将于7月13日-19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旨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目标鲜明、具有跨学科视野、具备合格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本期研习班计划依托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承办单位,构建以国内著名学者为主的涵盖语言、文化、翻译以及大数据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团队,面向全国招收研习班学员(限八十名),意在创办加强师资高水准的学术研习班,以扎实理论为基础、学术前沿为方向,引导东部与西部发掘自身优势继而走向联合内地学术实力、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的学术发展道路。
授课专家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罗选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庄智象、广西大学君武特聘教授严辰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陈国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刘建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教授董燕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卫乃兴、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封宗信、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刘正光、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张跃军等。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2019第九届安乐哲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将于7月13日-27日举行
2019第九届安乐哲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讲习班将于7月13日-27日举行,该讲习班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江苏省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承办。
主讲教授包括: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田辰山、全球亚洲与比较哲学协会现任会长王蓉蓉(Robin R Wang)、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赵延风。
招生对象包括:正在或有志于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海外汉学研究,或从事相关研究与教学的高等院校教师、学者、硕博士、博士后;正在或有志于从事英语翻译的学者或从事文化英语翻译工作者;正在或有志于从事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文化交流、新闻、经济等多领域交流工作的人员;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第四届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将于7月15日-16日举行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联盟、牡丹江师范学院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论坛”将于7月15日-16日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召开。
会议议题包括: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改革与建设、“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金课”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等。
第九届全国高校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将于7月16日-18日举行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承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的“博雅大学堂——第九届全国高校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将于7月16日-18日在青岛召开。此次会议以“语言研究的认知维度”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系列讲座,并就语言学科研与教学、语言学期刊的发表、语言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会后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
研修主题包括:认知隐喻学、认知与语篇、体认语言学、认知翻译学、批评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料库、认知语言学教学、基金申请及作品出版指导等。邀请主讲嘉宾包括: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教授胡壮麟、北京大学教授姜望琪、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旭、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辉、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岳峰、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淮南师范学院方秀才等。
(博雅大学堂微信公众号)
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将于7月17日-7月31日举办
为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强化研究生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能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受湖南省教育厅学位办的委托,将于2019年7月17日至7月31日举办“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将以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办学平台,以“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授课、采用学术讲座、分组讨论和研讨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术成果,开阔国际视野,启发创新思维,深入探讨学术问题的交流平台。
湖南师范大学热忱欢迎国内外有志于从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积极报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员对象与规模
本暑期学校面向国内外在读的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以及对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有兴趣的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重点是2018级及以前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本暑期学校招收学员100人。
二、学习费用
暑期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提供学习资料,开放图书馆,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食宿,交通费自理。
三、申请程序
本次暑期学校活动实行“申请-审核”制。申请者即日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此邮箱:fanyi20181030@126.com;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6月30日。
举办方将对学员申请进行综合审核。2019年7月2日将在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网站上(http://fsc.hunnu.edu.cn/)公布录取名单及相关安排。
四、承办单位、举办时间及报名联系方式
1、承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2、举办时间:2019年7月17日-2019年7月31日
3、联系人:易老师、刘老师,联系电话:0731—88872643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9年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专题研讨会将于7月20日-22日召开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携手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拟于7月20日—22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同举办“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专题研讨会”,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学文化,研讨国外族裔文学文化,促进中外文学文化交流。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中美文学文化的交互影响与渗透
2、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
3、中外民族/族裔文学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
5、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跨文化关怀
6、非洲流散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7、其他相关热点问题
2019暑期全国翻译专业新时代文化外译专题师资高级研修班将于7月21日-7月28日举行
为了适应语言服务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潮流,满足翻译专业教师、学生以及文化翻译爱好者学习文化外译中诗歌、典籍等各方面作品翻译的特点、理论和标准,促进文化翻译科研成果及教学方法的交流,促进翻译技术、翻译教学和翻译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浙江文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湖北翻译工作者协会将于7月21日-7月28日面向全国翻译专业师资、学生及翻译爱好者,推出新时代文化外译专题师资高级研修班,帮助高校培养文化类应用型外语及翻译师资人才,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言服务需求。
授课教师包括: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创始人和荣誉院长柴明熲、河北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正栓、四川大学教授曹明伦、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平、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元刚、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主任唐旭日等。  (译世界)
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比较文学及比较文化分论坛将于7月22日-24日召开
由广东省教育厅资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比较文学及比较文化分论坛”将于7月22日-24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召开。
会议邀请嘉宾包括: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王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朱国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幼壮、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顾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唐伟胜、曼彻斯特大学“新写作中心”联合主任Kaye Mitchell、国际比较文学权威期刊Neohelicon(A&HCI)主编Peter Hajdu等。
与会主讲嘉宾将围绕文学的疆域,文学理论再思考等主题,探讨世界文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社会学等关系,阐述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汉学主义、叙事学、后现代主义等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问题。
联系人:
焦敏 13826257651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
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研修班将于7月24日—26日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发展迅速,语料库也在二语习得、翻译研究、词典编纂、专门用途英语和非通用语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语料库语言学的创新也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教学基础。
应广大外语教师的科研与教学需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7月24日—26日在北京举办“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研修班”。研修班特邀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刘鼎甲老师主讲,通过讲解、示范与练习,介绍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概念、语料库分析的基础操作、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趋势等,并结合具体研究与教学应用案例,帮助参班教师深入学习如何运用语料库进行教学与研究。
联系咨询
报名网址:http://teacher.unipus.cn
咨询邮箱:training@fltrp.com
咨询电话:010-88819587;010-88819581
学术科研支持:http://iresearch.unipus.cn
QQ学术交流群:626342784
(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
201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将于7月25日-29日举行
2019年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将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圣若瑟大学五方共同主办,于2019年7月25日至8月2日在深圳和澳门两地举行,体现了“一会两地”的新型国际学术会议模式。受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委托,深圳大学将于7月25日-29日在深圳主办“201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议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
大会主题为“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与中国”,大会分议题包括: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世界文学与中国;“一带一路”:另一种形式的全球化;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的兴起;东方主义与东方文学的崛起;世界文学与翻译等。
联系人:
郑华勇 13510241060
李毅 18588272705
大会统一邮箱:icla_shenzhen_2019@163.com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微信公众号)
首届全国大学英语“学、教、测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日举行
外语能力的培养涉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对学习和教学效果的评测。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学、教、测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搞好大学英语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方面,并做好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和语言测试三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大学英语“学、教、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大学英语一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别邀请我国二语习得、外语教学、语言测试方面的专家,从学、教、测三个方面进行理念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联系人:
浦老师 13816769234
张老师 13816838095
(交大外语微信公众号)
Part 2
翻译出版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日文版在日本大阪首发
6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在日本“中国主题图书展销会”上举办《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日文版新书发布会。该发布会是整个展销会的首场活动,展销会在日本大阪将持续一月。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平易近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平易近人》日文版译者、日本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三潴正道,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授冈野浩、潘山海,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总经理赵丽艳,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濠以及中日学术界和出版界的数十位专业人士出席了活动。
陈锡喜、三潴正道分享了该书编写以及翻译的心得和感悟,引起现场读者的强烈共鸣。陈锡喜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用形象比喻、俗文俚语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语,来论述治国理政面对的重大问题,不仅通俗易懂,且能打动人。《平易近人》能够帮助国外朋友读懂当代中国的“来龙”和“去脉”,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且从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三潴正道表示,他在翻译图书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对于实现中国梦的自信,翻译这本书使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冈野浩教授也在现场谈了自己《平易近人》日文版的读书体会。书中让他印象最深、铭记在心的两句话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感到这两句话既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脚踏实地、和谐自然的务实精神,也展示了他为实现中国梦而具备的国际智慧和思想。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对其进行语境、语源分析,并阐述其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与社会反响。该书中文版自2014年11月上市以来便广受国内市场和读者的好评,已重印多次,截至目前共累计发行了近百万册。该书英文版和韩文版之后相继出版,并在海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著名剧评家、剧作家、翻译家童道明先生病逝
6月27日,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戏剧评论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童道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2岁。
童道明生于1937年,1956年前往莫斯科大学留学。大学三年级时,他报名进入“契诃夫戏剧班”,并因为一篇学年论文《论契诃夫戏剧的现实主义象征》得到苏联戏剧评论家拉克申的赞赏,他的研究重点也渐渐转向戏剧文学。因病回国后,没有获得毕业证的他因为1962年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章《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几点认识》,得以进入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自此,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以良师益友的身份陪着几代中国戏剧人成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童道明主要是以戏剧评论家的身份活跃于戏剧圈,发表了许多戏剧、文学与电影、电视方面的评论文章。他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非谈》《梅耶荷德的贡献》《论电影的假定性》等论著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反响。他见证并亲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戏剧探索、革新的发展,也是当时“戏剧观”大讨论的重要参与者。他支持戏剧观的多样化,反对写实的镜框式舞台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一统天下,主张用戏剧假定性的手段,推倒舞台上的“第四堵墙”。
童道明先后翻译了契诃夫的《海鸥》《樱桃园》《万尼亚舅舅》《普拉东诺夫》等经典作品,但他一直说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翻译家,只是为了研究契诃夫才翻译契诃夫的作品。带着自己几十年来对契诃夫研究和理解的积淀,年近六旬的童道明从1996年开始创作剧本,陆续写出了《我是海鸥》《爱恋·契诃夫》《赛纳河少女的面膜》等13部作品。近年来,他的多部作品被搬上舞台并获得良好反响。与当下许多戏剧作品不同,他的作品更追求文学性。为了更好地传承戏剧的文学性,他还在将近八旬高龄的时候,成立了“海鸥”剧社。80岁笔耕不辍的老先生又开了微信公众号“童道明札记”,保持两周一次的更新频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戏剧、文学心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