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接触!来看看这位“最美教师”的多重角色

发布时间:2019-06-15 21:24:49   来源:自考网
在同事眼中,他外表儒雅,亲和力强,但精益求精,执行力强;在学生眼中,他尊重学生,善于鼓励,又率先垂范,要求极高。工作之中,他是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科研团队的“大家长”;工作之余,他是足球场上和球友团结协作、不停奔跑的业余运动员。
他有很多头衔,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他就是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特聘教授傅声雷。
放弃国外机会
要做国家发展的“建设者”
1996年,从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硕士毕业后,傅声雷到美国佐治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土壤生态学顶尖学者,做出了众多创新性科研成果,并发表了系列论文。之后,他又在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程维信教授和Davis分校Howard Ferris 教授实验室从事根际生态学和土壤动物学博士后研究,更加丰富了他的学科领域和视野,拓宽了他未来的学术研究道路。
“回国工作吧。”2004年,傅声雷博士后流动出站。此时,他的两位硕士生导师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回到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此时更名为华南植物园),从他俩手中接过接力棒。“当时,国内的‘土壤生态学’发展还较慢,我认为回国可以推动其发展,因为我在美国读博士的学校当时是国际上“土壤生态学”最强的单位。”虽然,国外高校也给了他丰厚的待遇,但是一心打算回国工作的傅声雷,放弃了国外的机会,带着家人从美国回到了祖国,积极投入到国内生态学科的发展建设之中。我回国的主要目的,是想在国家发展中作‘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傅声雷掷地有声。
傅声雷在给研究生上课
回国后,他带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学团队建立了国际领先的恢复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大型野外控制实验平台,并于2005年成功申请“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9年,傅声雷又领衔成立“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南方生态恢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立了新的平台,同年,他获得了土壤生态学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他应邀担任《生物多样性》期刊的副主编。同时,他还是土壤生态学权威期刊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迄今以来唯一在国内工作的华人编委。
2015年,傅声雷团队的研究成果“南亚热带典型林分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也为其回国十年阶段性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基于自身学术发展的考虑和学科交叉的需求,2016年初,放弃了熟悉的生活工作环境,傅声雷带着自己的两个已经毕业多年的博士生张卫信和邵元虎,来到河南大学,开始了新的征程。
傅声雷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让高大上的“基础研究”
也能“接地气”
如何在基础科研领域做到“显山露水”,把科研和实际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傅声雷一直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生态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傅声雷重新凝练了生态地理学的内涵,即:揭示生态过程的时空格局。他带领团队致力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交叉融合,以推动“生态地理学”的新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又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让高大上的“基础研究”变得“接地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傅声雷主持学术报告
河南是农业大省,目前,他带领团队重点研究的一项内容就是研究土壤生物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的本底,弄清楚土壤食物网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贡献,探究如何通过调控土壤生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是他们研究的重点。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他带领团队所做的另一项主要工作——研究大气污染控制和生态安全,就与此息息相关。目前,他们正在筹建的大气污染与生态安全方面的野外控制实验平台,具有解析大气污染来源,预测未来大气污染趋势,研究大气污染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安全的影响等功能。未来,不管是研究还是应用,都将产生重要作用。
傅声雷给来访专家介绍实验室

教好书还要育好人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傅老师很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放手让我们去做,他来把好大方向。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团队成员,他主要实行目标管理,要求每个人按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 已经是教授的张卫信,是傅声雷回国后带的第一个博士生,一直跟在傅声雷身边学习和工作,他很了解自己的老师。“他做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治学态度严谨、执行力超强、注重细节,这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不催我们,我们就自己催自己了。”
傅声雷指导博士后做实验
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课,要给学生上好,论文,要给学生改好。”无论任何时候,傅声雷都把教书育人当作他的第一要务。他说,做什么事儿都要认真,要精益求精。这一点,他对学生论文的修改尤其明显。几乎他每个学生的记忆里,都有傅老师给“处处标红”的论文。“有时候,他甚至改一句话能改上一个上午。”张卫信说。
“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他说,教出来的学生不能只会学习,还要做有兴趣、有爱好,爱党爱国爱家的人,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对此,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就在不久前,河南大学庆祝建国70周年教职工合唱比赛中,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专业训练的傅声雷,亲自担任学院合唱团指挥这个重要角色。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从头学起,一次次排练。在他的带动下,学院出彩地完成了合唱比赛。他说:“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是凝聚团队精神的好机会,也是表达爱校之心、爱国之情的一个支点。”
足球场上的傅声雷
傅声雷成就斐然,但却不是一个心中只有工作的狂人。他热爱生活、崇尚运动,最大的爱好就是踢足球,每周日下午只要不出差,总会去球场踢球。通过踢球,让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他的秘诀所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