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19-05-09 23:24:33   来源:自考网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和管理
1.报名时间:每年的6月1日至6月10日(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博学楼F123)
3.考核时间:每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报名时另行通知
4.考核管理: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及组织管理,统一由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考生凭“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证”参加考核。考生一经办理报考手续,不予办理退考费;成绩不合格者,可于次年重新报考。
二、报考资格
(1)考生报考某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必须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合格方可报考。
(2)报考专科段的“综合作业”课程,必须该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3)报考本科段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必须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附件: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工程080306专业(专科)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机电一体化工程080306专业(专科)
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和管理
1.报名时间:每年的6月1日至6月10日(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博学楼F123)
3.考核时间:每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报名时另行通知
4.考核管理: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及组织管理,统一由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考生凭“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证”参加考核。考生一经办理报考手续,不予办理退考费;成绩不合格者,可于次年重新报考。
二、报考资格
(1)考生报考某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必须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合格方可报考。
(2)报考专科段的“综合作业”课程,必须该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3)报考本科段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必须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三、各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一)(实践) 课程编码:02184
项目
内 容
一、目的
1.全面系统复习巩固所学机械制图知识;
2.了解零部件的测绘程序,熟悉零部件的测绘方法;
3.掌握与巩固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并学会查阅有关标准和资料的能力。
二、要求
零件测绘内容:测绘箱体(盖)类零件(中等复杂程度)
零件测绘要求:
1.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测绘零件草图1张;
2.掌握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方法,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三、时间安排及地点
时间:每年的1月上旬和7月上旬
地点:E506
四、参考资料
1、《机械制图(一)》,2012年版,许睦旬,机械工业出版社
2、《齿轮油泵测绘指导书》、《安全阀测绘指导书》
五、大作业
在规定时间内(4小时)完成指定零件的草图测绘及零件工作图绘制,并回答提问。
六、答辩
针对所绘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表达方法,标注完整的尺寸及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等。针对零件图中内容提问并要求正确回答。
七、评分标准
优:图形表达正确、合理,图形清晰、粗细分明、规范。尺寸标注正确完整,
技术要求合理,书写规范。
良:图形表达正确、合理,图形清晰、粗细分明、规范。尺寸标注比较正确完整,技术要求比较合理,书写规范。
中:图形表达比较正确、合理,图形清晰、粗细分明、规范。尺寸标注基本正确完整,技术要求合理,书写规范。
及格:图形表达基本正确、合理,图形清晰、粗细分明、规范。尺寸标注基本正确完整,技术要求基本合理,书写规范。
不及格:图形表达不正确、不合理,图形不清晰、粗细不分明、不规范。尺寸标注不正确、不完整,技术要求不合理,书写不规范。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实践) 课程编码:02231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和主要性能,掌握机械零部件毛坯的主要成形方法;
2. 理解金属切削基本原理,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种类与主要技术性能;
3. 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手段的加工精度与适应范围;
4. 理解工件定位与夹紧的原理和要求,掌握常用工装(刀具、夹具和量具)的使用与设计;
5. 理解并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方法;
6. 理解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掌握典型机械产品拆装方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机床类:主要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钻床,以及线切割机床等特种加工机床;
2. 刀具类:主要包括车刀、铣刀、钻头、砂轮等;
3. 夹具类:主要包括三爪卡盘、虎钳,以及钻模专用夹具等;
4. 量具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百分表,以及塞规和卡尺等光滑极限量规。
5. 工具类:夹钳、套筒、扳手等拆装工具。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
实验二、工序卡片制作;
实验三、工装选择与设计;
实验四、典型机械产品拆装。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项目:考核的实验项目为3个,考生从提供的4个项目中自主选择;
完成时间:实验一1小时,实验二1小时,实验三1小时,实验四1.5小时;
考核地点:重庆科技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综合训练部。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一:要求分别拟定单件生产与批量生产的工艺路线,并进行技术分析;
实验二:要求按照机械行业标准制定某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由考核教师现场指定);
实验三:根据工序的具体技术要求选择夹具和刀具,并设计某一尺寸检验的光滑极限量规(尺寸由考核教师现场指定);
实验四:要求会使用常用的工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个机械产品的拆装工作。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机械制造》,刘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王伯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3、《汽车典型发动机拆装实训教程》,李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在规定时间内能正确、全面完成实验内容,报告内容完整,概念正确,表述清晰,书写工整;
良:在规定时间内能较正确、较全面完成实验内容,报告内容完整,概念正确,表述较清晰,书写较工整;
中:在规定时间内能较全面完成实验内容,报告内容较完整,主要概念正确,表述尚清晰,书写比较工整,经提示能较正确回答问题;
及格: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完成实验内容,报告无原则性错误,书写不够工整,表述可读,经提示可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不及格: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内容,报告存在原则性错误,书写潦草,报答不清,经提示仍然不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实践) 课程编码:02186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基本原理及实验过程;
2.掌握根据实际机构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
3.掌握典型轴系部件的装拆过程以及轴系部件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机构模型; 2.渐开线齿轮范成仪;
3.CQX-B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箱。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及分析;
实验二、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三、轴系结构创意组合设计。
四、实验基本要求
1.考核项目:在上述3个实验项目中,应考者应完成两个实验项目(在实验1和2中任选一个,实验3为必做);
2.考核时间:每个实验项目考核时间均为120分钟;
3.考核地点: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大楼二楼;
4其他要求:应考者应在考核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考核过程中应考者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内容和相关考核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考核过程中应考者应严格遵守考核教师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考核按时完成。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和自由度的计算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
实验二: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绘制渐开线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廓、记录实验数据、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
实验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绘制轴系零部件组合结构图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1]《机械设计基础[M].1版》,张鄂,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韩贤武,重庆科技学院印刷
[3]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安培文,重庆科技学院印刷
参考书目:[1]《机械设计[M].9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机械设计基础[M].1版》,杨晓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3]《机械设计基础[M].6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全部实验内容,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完成很好、完整、正确、表述清晰、书写工整;
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全部实验内容,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完成较好、完整、正确、表述较清晰、书写较工整;
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绝大部分实验内容,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完成较好、少部分结果有错误、表述尚清晰、书写较工整;
及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大部分实验内容,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基本完成实验报告、少部分结果有错误、表述尚清晰、书写不够工整;
不及格: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所考核的大部分实验内容,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基本不正确,不能完成实验报告、大部分结果有错误、表述不清晰、书写潦草。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实践) 课程编码:02233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其他电工设备。
2.能按实验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线路故障和并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3.具备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按照规范编写实验报告。
4.能初步掌握阅读简单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电路图的方法。
5.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型号与规格0~30V双路。
2.直流数字电压表,0~200V,1块。
3.电位、电压测定实验电路挂箱,TKDG-031件。
4.可调三相交流电源0~450V,1路。
5.交流数字电压表0~500V,1块。
6.交流数字电流表0~5A,1块。
7.单相功率、功率因数表1块。
8.日光灯实验电路板挂箱,TKDG-04-1,1件。
9.三相负载实验电路板挂箱,TKDG-04,1件。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实验二、日光灯线路安装及测试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
四、实验基本要求
(1)根据个人预约时间,在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完成实验。
(2)根据预约实验内容在相关实验室进行刷卡实验,在指定的实验设备上,打开计算机进行登录,选择相关实验项目,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正确选择实验模块。
(3)完成线路的接线: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接线步骤。接线一般是“先串后并”,“先主后辅”,“先分后合”。要求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走线要合理,防止短路。接线不宜过于集中一点,在一个接线插孔接线最好不要超过三根。电表的端子原则上只接一根线。改接线路时,应力求改动量最小,避免拆光重接。
(4)检查接线:完成实验电路接线后,对照电路图认真核对并逐一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5)操作及读数:通电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电路的变化,如有异常,如声响,冒烟等现象,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原因。读数前要弄清仪表量程及刻度。数据记录要求完整清晰,力求表格化,要合理取舍有效数字。在智能化设备中实验数据应直接采集。
(6)审查:完成全部内容后,不要急于拆除线路,应先检查试验数据有无遗漏或不合理的情况。
(7)试验结束: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用具。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全过程的总结,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它既是完成教学环节的凭证,也是今后编写其他工程报告的参考资料。因此,要求文字简洁、文理通顺、字迹工整,曲线清晰,结论明确、分析合理、讨论深入。
智能化实验室的实验报告在网上有统一的格式,需按步骤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设备、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实验曲线、波形图及分析结论、思考题的回答、实验后的体会、经验教训、建议等。注意一一填写完整。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电工技术基础》,严洁,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2、《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李翠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从三个实验项目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评定成绩:
优: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正确,计算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良: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中: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及格:电路连接基本正确,会使用常用仪表,测试结果误差大,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电路连接,仪表使用,测试结果,计算结果,实验报告等均不符合要求或部分不符合要求。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一)(实践) 课程编码:02235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其他电工设备。
2.能按实验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线路故障和并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3.具备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按照规范编写实验报告。
4.能初步掌握阅读简单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电路图的方法。
5.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2.双踪示波器1台。
3.数字交流毫伏表,0~300V,1块。
4.另配器件:电阻10K、电容0.01F各1个。
5.直流稳压电源,+12V,各1路;0~18V可调直流电源,2路。
6.直流电压表,0~200V,1块。
7.直流毫安表,0~1A,1块。
8.万用电表1块。
9.模电实验挂件1套(三端稳压器W7805、桥堆、二极管、电阻、电容等)。
10.“低频单管放大电路”测试小板1块。
11.“运算放大器”测试小板1块。
12.可调工频电源(220V、50Hz)1路。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二、单管电压放大器
实验三、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实验四、直流稳压电源
四、实验基本要求
(1)根据个人预约时间,在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完成实验。
(2)根据预约实验内容在相关实验室进行刷卡实验,在指定的实验设备上,打开计算机进行登录,选择相关实验项目,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正确选择实验模块。
(3)完成线路的接线: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接线步骤。接线一般是“先串后并”,“先主后辅”,“先分后合”。要求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走线要合理,防止短路。接线不宜过于集中一点,在一个接线插孔接线最好不要超过三根。电表的端子原则上只接一根线。改接线路时,应力求改动量最小,避免拆光重接。
(4)检查接线:完成实验电路接线后,对照电路图认真核对并逐一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5)操作及读数:通电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电路的变化,如有异常,如声响,冒烟等现象,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原因。读数前要弄清仪表量程及刻度。数据记录要求完整清晰,力求表格化,要合理取舍有效数字。在智能化设备中实验数据应直接采集。
(6)审查:完成全部内容后,不要急于拆除线路,应先检查试验数据有无遗漏或不合理的情况。
(7)试验结束: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用具。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全过程的总结,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它既是完成教学环节的凭证,也是今后编写其他工程报告的参考资料。因此,要求文字简洁、文理通顺、字迹工整,曲线清晰,结论明确、分析合理、讨论深入。
智能化实验室的实验报告在网上有统一的格式,需按步骤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设备、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实验曲线、波形图及分析结论、思考题的回答、实验后的体会、经验教训、建议等。注意一一填写完整。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电子技术基础》,周连贵,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2、《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李翠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从四个实验项目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评定成绩:
优: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正确,计算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良: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中: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及格:电路连接基本正确,会使用常用仪表,测试结果误差大,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电路连接,仪表使用,测试结果,计算结果,实验报告等均不符合要求或部分不符合要求。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2206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理解并切实掌握所学的微机硬件基础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微机常用接口芯片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应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箱

三、实验项目
(1) 8155/8255并口控制器实验
(2) 8253/8254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3) D/A接口实验

四、实验基本要求
正确连接实验线路,操作使用相关编程环境,完成程序的编写、编译、下载和运行。基本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软、硬件问题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原理清晰、步骤完整正确,既说明怎么做,又说明为什么。图表绘制整洁,一般应包括硬件接线图和程序流程图。程序代码作为附录,可采用计算机打印。对主要实验现象和关键实验内容有分析,实验分析中代码与文字相结合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赵长德、雷田,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接线正确、熟练,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和变化。能独立处理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实验报告完整、正确,书写规范;
良:接线正确,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有一定的独立实验能力。实验报告完整、正确;
中:接线基本正确,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独立实验能力一般。实验报告基本完整、正确;
及格:接线基本正确,程序运行存在部分问题,独立实验能力较差。实验报告基本完整,报告内容存在少量非关键性错误;
不及格:接线错误,程序运行不能取得正确结果。实验报告缺项较多,报告内容存在关键性错误或者错误数量较多;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及应用(实践) 课程编码:02196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熟悉了解数控车、铣床的的加工工艺范围;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能力。
3.学习掌握一般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方法,掌握零件数控加工的原理、步骤、方法。
4.掌握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录入,机床的调试与对刀操作方法,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接受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CNC6132数控车床;
2.DK650立式数控雕铣床;
3.常用长度检测仪器;(0~25千分尺、分度值0.02mm0~125游标尺、钢直尺等)
4.常用刀具及工具;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CNC6132数控车床程序录入与工件座标系建立实验
实验二、数控车床综合加工实验
实验三、立式数控铣床机床座标系与工件座标系建立与操作实验
.
四、实验基本要求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项目共三项,内容主要涉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方法,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输入与校验,机床座标系、工件座标系及数控加工时刀偏及刀补的基本知识,其中实验一的考核时长为40分钟,实验二、三的考核时长各为50分钟,要求参加实验的学员在进行了实验考核前学习实验考核场地的安全操作规定,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员进行实验前,需进行4学时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实验及考核要求,了解实验所用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了解安全规范。
五、实验报告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二、 实验目的及内容:
三、 实验所用设备及工具;
四、 实验步骤及说明;
五、 结论。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数控技术及应用》,2001年版,林其骏,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翟瑞波
3.华兴数控系统编程与操作说明书 自编
4.DK650数控铣床简明操作说明了 自编
七、评分标准
优: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能熟练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符合图纸要求,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整洁。
良: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基本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能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基本符合图纸要求,有一处轻微的缺陷,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较整洁。
中: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基本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基本符合图纸要求,有三处轻微的缺陷,实验报告内容基本正确。
及格:在老师的多次提示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经多次修改后基本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过程基本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基本符合图纸要求,但出现三处以上的缺陷,实验报告内容基本正确。
不及格:未能完成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或在实验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课程名称:综合作业(专科) 课程编码:
项目
内 容
一、综合作业目的
综合作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专科)教学中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妖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它起到毕业设计的作用。
二、综合作业要求
1. 设计题目选定
综合作业是以机电一体化的典型课题——数控机床的应用与设计或改造为主线,通过对数控系统设计总体方案的拟定,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电气传动部分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的编写,使学员综合运用所学机械、电子、电气与微机的知识,进行一次机电结合的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员具有初步设计计算能力、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能力、软件编程能力,以及分析处理生产中所遇到的机电方面技术问题的能力。
综合作业的题目拟针对车床、钻床、铣床、磨床等机床的数控设计或数控改造。不同学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机床,同时也鼓励有能力的学员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选择其它数控机床或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综合作业题目,但必须注意一定是机电一体化的题目,有设计所必须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2. 设计的主要内容
(1)设计方案论证。根据课题要求,初步拟出2—3套设计方案,进
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优选一套方案进行设计;
(2)结构设计。
a) 原理设计:包括粗略的分析计算、结构原理图的草图绘制等。
b) 设计计算:包括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标准件的选型计算及其它必要的计算。
(3)控制系统设计。
a)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b) 控制系统原理图的绘制,控制软件的编写。
(4)控制程序编写,撰写综合作业报告。
3. 设计的要求
(1)详见原机械部工程师进修大学电气学院编《综合作业指导书》。
(2)图纸部分
a) 进给伺服系统一个坐标轴的机械图(A1图纸1张)。
b) 电气控制原理图(A3图纸1张)。
(3)说明书部分:是整个设计计算过程的叙述说明,应包括:
a) 伺服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b) 机械部分的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说明。
c) 伺服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
d) 控制程序的编写。
(4)学员能正确编写综合作业说明书,规定不得少于8000字。
三、时间安排
1. 利用每年7月统一安排综合作业考核时间。
2. 由指导老师向学员布置具体的设计题目、设计步骤、设计注意事项及解答学员疑问等。
3. 9月份进行综合作业考核,要求在综合作业规定考核时间前两天将作业交校自考办汇总并转考核教师审阅,于统一时间进行综合作业考核。
四、参考资料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学指导》
2. 《数控技术教材》
3. 《综合作业指导书》
4. 有关图纸、技术资料、产品样本及说明书。
五、综合作业成品要求
1. 综合作业说明书
要求方案设计合理、计算准确、元件选型无误、说明书书写规范、图表清晰。规定不得少于8000字。
2. 设计图纸
要求工程制图正确,美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图纸工作量不小于相当两张A2图纸。
六、答辩
1. 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并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不参加毕业答辩的学员没有综合作业成绩。
2. 答辩委员会由主考单位聘请1—2名本专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或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3. 答辩时先由学生讲解设计的主要内容(5分钟左右),然后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的答辩总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4. 提问问题数量一般为3个。
要求学生设计内容讲解清楚、逻辑清晰、图表正确、绘图规范,回答问题正确。
七、评分标准
考核成绩主要依据学员完成综合作业的质量和数量,学员答辩阐述情况以及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定。
优秀:内容完整、方案正确、程序编制正确,进给伺服系统设计方案正确可行,论证充分,选用数据合理,计算准确,图面整洁,质量高,控制系统硬件线路设计合理。设计说明书整齐通顺,有条理。考核时能正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良好:内容完整、方案正确。程序编制正确,进给伺服系统设计方案可行,论证较好,选用数据较合理,计算较准确,图面整洁,质量较高,控制系统硬件线路设计合理。说明书较通顺、整洁。考核时回答问题比较正确全面。
中等:内容完整,方案正确。程序编制基本正确,进给伺服系统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论证一般。选用数据基本正确,图面质量较整洁,质量尚好。硬件电路设计较合理。说明书完成一般。考核时经提示能正确回答问题。
及格:基本完成综合作业规定的内容。方案选择无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和图纸比较粗糙,质量一般,存在一些错误,但主要部分基本符合要求。考核时经提示只能回答部分主要问题。
不及格:未完成综合作业规定的内容、方案选择有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和图纸有重大错误。考核时经提示仍不能正确回答所提问题。
若发现有抄袭别人综合作业或请他人代做综合作业者,取消参加考核资格。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080702专业(本科)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及应用080702专业(本科)
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和管理
1.报名时间:每年的6月1日至6月10日(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博学楼F123)
3.考核时间:每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报名时另行通知
4.考核管理: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及组织管理,统一由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考生凭“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证”参加考核。考生一经办理报考手续,不予办理退考费;成绩不合格者,可于次年重新报考。
二、报考资格
(1)考生报考某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必须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合格方可报考。
(2)报考专科段的“综合作业”课程,必须该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3)报考本科段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必须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三、各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践) 课程编码:04734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链表的定义,能熟练进行单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遍历和销毁方法;掌握运用单链表实现栈与队列的方法。
2.掌握二叉树的相关概念,能熟练完成二叉树的递归法建立、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方法。
3掌握图的定义,并能熟练地用邻接表和矩阵实现图的存储与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的遍历方法。
4.掌握图论中求解最小生成树(Prim)和最短路径(Dijstra)的算法。
5.掌握内排序的算法(简单选择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箱排序)
6掌握基本的查找算法(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PC Windows Xp及以上,Visual C++6.0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单链表的操作
实验二、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
实验三、图的建立与遍历
实验四、最小生成树与最短路径的算法
实验五、内排序
实验六、查找.
四、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考核数为4个,考核范围参见实验目的,考核时长3小时;
考核形式:闭卷独立完成
五、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要求提交实验源程序和完成报告(关键步骤的设计流程图、代码注解以及程序的执行结果)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数据结构》,2012年版,苏仕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采用自编实验指导书
3、《数据结构(C语言版)》,2011年版,严蔚敏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优: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强、报告中能清晰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良: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较强、报告中能较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中: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中能较完整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及格: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能较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不及格: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或未能按时完成、报告不能完整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课程编码:4736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DBMS和SQL语言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熟练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作的技能和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硬件:计算机(内存1G以上)
2.软件: MSSQLserver2000以上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表的创建和数据插入
能够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器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数据表的创建数据的插入和修改;能够熟练使用数据库定义语句。
实验二、基本表中数据的管理
通过管理器,能够熟练使用数据查询,更新,修改和删除语句。
实验三、数据的检索
能够熟练使用单表查询、连接查询、计算查询和分组查询。
实验四、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的创建和操作
能够使用SQL语句定义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视图完成数据管理查询功能。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生应遵循实验室的安全和规范。由指导老师指定以SQL语言为核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机环境,完成对数据库的管理,实现实验1至实验4。考核时间为60分钟。
五、实验报告
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以软盘或硬盘或通过网络方式保存上机考核结果。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原理》,丁宝康,2007年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根据考生上机考核结果,评分按以下五级进行:
优: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强、报告中能清晰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良: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较强、报告中能较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中: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中能较完整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及格: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能较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不及格: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或未能按时完成、报告不能完整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践) 课程编码:02327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通过规定的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以及丰富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操作系统如何去管理硬件与软件,高效地利用计算机的各种资源。
1. 通过模拟设计进程调度算法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中的优先权、短进程优先、抢占与非抢占调度的过程与进程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理解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中处理机分配方式;
2. 通过模拟页面调度算法掌握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机制,理解页面存储管理技术,熟悉内存管理的基本数据结构,掌握虚拟存储技术的实现方法;
3. 通过文件系统实验掌握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管理方式,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文件属性、磁盘空间分配方式,通过目录管理使文件可以按名存取、文件共享等操作。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WINDOWS计算机
2.VC++ 6.0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模拟设计进程调度
1.阅读并调试代码,代码正常运行,得到进程创建与调度的演示过程,理解按照优先权的抢占式调度算法;
2.改变进程创建方式,在需要时创建进程,没有创建的进程不参与调度;
3.编写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实验二、模拟设计页面调度
1.阅读并调试代码,代码能正常运行,得到页面置换过程与缺页率结果的演示;
2.改变页面流序列,观察页面流序列不同(序列顺序变化、序列大小变化、页面数变化)时缺页率的变化;改变内存块数,观察内存块数不同时缺页率的变化;
3.编写最佳置换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的一种。
实验三、模拟设计文件系统
1.阅读并调试代码,代码能正常运行,得到二级目录结构的磁盘文件系统操作演示,可以建立目录与文件、删除文件;
2.能够修改文件类型与属性、修改文件内容;
3.可以更改列出的内容、限制每个文件的大小、限制访问文件的用户。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实验项目数:1;
考核实验范围:所选择实验中的项目内容;
考核实验时间:2个小时。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作为每个实验的总结,是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整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学生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中表现,是评定实验课成绩的最主要依据。
按照基本格式要求,分类列举实验目的和要求,描绘实验项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过程及其实现方法,对功能有详细的阐述,对过程有较完善的流程图,章节安排合理、有完整的格式安排;内容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图表编号正确,图题表头格式正确;内容布局合理,代码量适中,能够对实验内容有较好的展示与分析。
实验报告考核时间要求:2小时。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操作系统》2007年版,谭耀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郁红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3、《操作系统实验教程》,袁宝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
4、自编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优:能够完成所选择实验中的所有项目,代码完整展现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文字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有完整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良:能够完成所选择实验中的大部分项目,实验报告格式基本正确,文字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有较好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中:能够完成所选择实验的一半项目,实验报告格式基本正确,文字描述基本准确,语句通顺,有较好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及格:能够完成所选择实验的一个项目,实验报告格式基本正确,文字描述基本准确,语句通顺,有较好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不及格:没能完成所选择实验的一个项目,或者实验报告格式错误太多,文字描述不恰当,语句不通顺。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实践) 课程编码:04738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程序的编程环境与程序调试方法;
2.通过编程实践掌握:C++中类封装的方法和成员保护属性的用法;构造函数(含构造函数重载和拷贝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编制方法;类与对象的关系。
3.通过编程实践掌握C++中单继承、多继承和虚拟继承的实现方法,能在编程实践熟练地运用。
4.掌握C++中操作符重载的方法(重载为成员和友元),能在编程实践中熟练地进行算术和关系操作符以及[]\()\>>和<<的重载;
5.掌握C++中虚函数和抽象类的实现方法,并能在实际编程实践中有效地体现出运行时多态性;
6.掌握C++中设计函数模板和类模板的方法并进行有效的实例化;掌握vector\list\queue的用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PC Windows Xp及以上,Visual C++6.0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C++中的类与对象
实验二、C++中的继承性
实验三、C++中操作符的重载
实验四、C++中的多态性
实验五、C++中的类属机制
四、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考核数为4个,考核范围参见实验目的,考核时长3小时;
考核形式:闭卷独立完成
五、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要求提交实验源程序和完成报告(关键步骤的设计流程、代码注解以及程序的执行结果)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C++程序设计》,2008年版,刘振安,机械工业出版社
2、采用自编实验指导书
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迟成文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
七、评分标准
优: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强、报告中能清晰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良: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较强、报告中能较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中: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中能较完整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及格: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能较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不及格: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或未能按时完成、报告不能完整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课程编码:04748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掌握Java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Java中类的封装、继承和接口的使用;掌握Java的GUI编程;掌握多线程编程、I/O编程以及网络编程和数据库编程。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硬件:计算机(内存1G以上)
2.软件:JDK1.5以上,Eclipse/MyEclipse,Mysql5.0,MSSQL2000以上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Java的开发环境和基本语法
了解和使用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掌握Java的程序结构;理解Java的各种数据类型和基本语法
实验二、Java中的类和接口
掌握Java中面向对象的类和接口、封装、继承和多态的概念,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Java程序。
实验三、Java的图形界面编程
掌握Java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界面事件的处理方法。掌握Swing、AWT中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和界面的布局方法。
实验四、Java的多线程编程
掌握多线程的基本概念。能够利用Runnable接口和Thread子类编写简单的多线程程序。
实验五、数据库编程
了解数据库系统,了解JDBC各种数据库驱动程序类型,熟悉JDBCAPI提供的接口和类,能够利用JDBC实现数据库的SQL语句操作。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生应遵循实验室的安全和规范。由指导老师指定Java语言的上机环境,抽选实验一至实验五中的任意三个实验进行闭卷考核,考核时间为60分钟。
五、实验报告
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以软盘或硬盘或通过网络方式保存上机考核结果。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2008年版,夏宽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根据考生上机考核结果,评分按以下五级进行:
优: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强、报告中能清晰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良: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较强、报告中能较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中: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中能较完整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及格: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能较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不及格: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或未能按时完成、报告不能完整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践) 课程编码:02334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课程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深入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的主要活动以及软件开发的主要成果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参与软件开发过程,融入项目团队,提高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加强沟通与交流,最终提交一个软件作品,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与开发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考察学生对软件工程过程、方法、概念、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软件工程过程和方法实现管理的能力,考察学生软件文档的写作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WINDOWS计算机
2. WindowsServer(2000、2003等)或者Linux/WindowsXP、Vista等,MSSQLServer2000以及适当的开发工具。
三、实验项目
实践项目可以自行拟定,也可以由实践指导老师制定,项目规模适中即可,要求目标系统实现之后有5—8个表即可。
在实验环节的安排和组织上,强调模拟公司化管理。模拟4~6名同学成立一个开发小组来模拟软件公司,选择一个合适的应用项目,按照软件企业的正规开发流程组织实施,以开发实际可使用的软件作为目标,结合课程知识进行开发。
1制订项目开发计划,选定项目,确定项目实施内容、规模,初步安排项目进度计划、以及人员分工。
2目标系统的详细定义,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以及其它约束需求,并利用各种描述工具表达需求定义,之后开发小组内部交流,形成对问题的统一认识。要求做一定的人机界面原型。
3总体设计,制定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包括总体架构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通过交流意见,改善总体设计。
4详细设计,设计详细的设计方案,主要内容为控制流设计、人机界面改善。
5编码实现,根据选定的开发环境、编程语言,实现详细设计的内容。要求实现过程中遵循一般编程规则:缩进格式、注释、规范等。
6测试,制定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设计测试方案、测试数据,并实施测试。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主要内容为开发过程中的各类文档资料,重点在于文档内容是否齐全、前后之间是否一致。
1项目立项、计划书;
2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3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
4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
5项目源代码、可执行程序;
6项目测试计划书、项目测试设计、以及项目测试结果与统计信息。
五、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各类文档的编写是保障项目正常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是整个项目开发进展情况、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和开发小组多个人员协同配合的最主要依据。
按照基本格式要求,分类列举不同模块功能和要求,描绘项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过程及其实现方法,对功能有详细的阐述,对过程有较完善的流程图,章节安排合理、有完整的格式安排;内容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图表编号正确,图题表头格式正确;内容布局合理,代码量适中,能够对实验内容有较好的展示与分析。
文档考核时间要求:3小时。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软件工程》,2011年版,王立福,机械工业出版社
2、《软件工程实践教程》,2011年版,宋雨,清华大学出版社
3、《软件工程实践教程》,2007年版,赵池龙,.电子工业出版社
4、《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版,吕云翔,人民邮电出版社
5、自编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优:能够完成所有模块的文档编写任务,格式正确,文字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有完整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良:能够完成大部分模块的文档编写任务,格式基本正确,文字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有较好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中:能够完成部分模块的文档编写任务,格式基本正确,文字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有较好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及格:能够完成部分模块的文档编写任务,格式基本正确,文字描述准确,语句通顺,有较好的模块状态图与流程图;
不及格:没能完成模块的文档编写任务,或者文档格式错误太多,文字描述不恰当,语句不通顺。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07999
项目
内 容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与考核。
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提高文献检索、使用开发工具、编码与调试、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用学生获得获得工程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
二、毕业设计要求
本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性质属工程设计类型。要求学生参加一个具体的工程课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地完成一定的综合性工程任务,撰写出符合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并开发出必要的应用程序。
1. 毕业设计题目
根据本科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情况,本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可分为三大类:
(1) Web应用程序(系统)设计开发
(2)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开发
(3) 工程应用算法分析及其应用程序设计开发
毕业设计选题围绕紧靠企、事业单位管理方向;企业生产控制流程、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流程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方向如图像识别,网络数据传输等,尽量选学生应用或熟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题目。
本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由指导老师拟定。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确有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自拟题目,必须由学生提交申请报告,经指导教师及主考部门审核、批准,方可采用。设计题目的内容应对每一个学员相对独立,以避免互相抄袭。
2.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1) 需求分析。根据课题功能要求,理清实现课题任务需要的算法、涉及的基本技术,初步拟出设计方案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2) 功能结构与功能模块设计。
a) 结构设计:包括实现课题功能划分的功能结构及其结构间的关图等。
b) 功能模块设计:包括功能的任务、技术、实现编码与调式。
c) 应用程序总体调试:将各功能模块聚合,协调各功能模块,构成系统软件。
(3) 撰写毕业论文。
3. 毕业设计的要求
(1)由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设计题目、设计主要内容与要求、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进度安排、主要参数文献等),下发给学员。
(2)学员能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的,查阅专业文献,拟定设计方案,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确定实现方案进行设计。
(3)学员能根据给定的课题任务和需求采用正确的技术路线、实现方法,完成课题的设计、开发和可运行的应用程序。
(4)学员能正确编写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规定论文不得少于12000字。
三、时间安排
1. 毕业设计应安排在所有课程全部考试之后进行。
2. 设计工作量及时间安排分两种类型
(1) 全脱产集中进行,总工作量为12周。
(2) 利用周末集中进行,规定完成时间为20周。
四、参考资料
1. Web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Roger S.Pressman David Lowe著,霍秋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2. Visual C#2010从入门到精通,John Sharp著,周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101年。
五、设计成品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内容为课题选题意义,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功能模块及原理(技术)与算法描述。规定论文不得少于12000字。
2. 可运行的应用程序
六、答辩
1. 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并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不参加毕业答辩的学员没有毕业设计成绩。
2. 答辩委员会由主考单位聘请3—5名本专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或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3. 答辩时先由学生讲解设计的主要内容(8分钟左右),然后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的答辩总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4. 提问问题数量一般为5个。
要求学生设计内容讲解清楚、逻辑清晰、图表正确、绘图规范,回答问题正确。
七、评分标准
毕业设计成绩有设计工程的表现、设计成品的质量及答辩情况三部分按五级记分制评定,参考标准如下:
1. 优秀:
(1)工作努力,遵守纪律,表现好。
(2)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较全面地达到教学基本
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等。
(3)毕业设计论文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文字通顺,
书写工整,开发的应用程序能可靠运行。
(4)答辩时能熟练,正确地回答问题。
2. 良好:
(1)工作努力,遵守纪律,表现较好。
(2)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具
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书写工整,设计开发的应用程序能运行。
(3)答辩时能正确回答问题。
3. 中等:
(1)工作较努力,守纪律,表现一般。
(2) 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基本满足教学要求,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表现一般。
毕业设计论文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书写工整,有应用程序开发调试结果。
(3)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
4. 及格:
(1) 工作态度及表现一般。
(2)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基本达到
教学要求,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较工整,图纸齐备,有材料证明开发调试过程。
(3)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有点问题需经启发方能回答。
5. 不及格:
(1) 工作不努力,有违纪行为,表现差。
(2) 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要求,或设计中存在着原则性错
误。
(3) 毕业设计论文概念不清,不符合设计开发标准。
(4) 答辩时存在原则性错误,有些问题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技术应用080744专业(专科)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控技术应用080744专业(专科)
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和管理
1.报名时间:每年的6月1日至6月10日(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博学楼F123)
3.考核时间:每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报名时另行通知
4.考核管理: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及组织管理,统一由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考生凭“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证”参加考核。考生一经办理报考手续,不予办理退考费;成绩不合格者,可于次年重新报考。
二、报考资格
(1)考生报考某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必须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合格方可报考。
(2)报考专科段的“综合作业”课程,必须该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3)报考本科段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必须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三、各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实践) 课程编码:00019
项目
内 容
一、实践目的
1.熟练进行电脑硬件的基本连接。
2.熟练操作文档的录入与编辑操作。
3.熟练操作PPT制作。
4.熟练掌握互联网的应用。
二、常用实践仪器设备
1. 硬件类:具有常规配置的电脑。
2. 软件类:主要包括Word或WPS软件、PPT软件、EXECL软件等。
三、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一、连接电脑输入、输出装置(打印机、投影仪等)。
实践项目二、应用Word或WPS软件编辑具有图、表、文字的文档。
实践项目三、制作PPT文件。
实践项目四、制作EXECL表单。
实践项目五、在互联网上检索下载与上传文件,多媒体交流操作。
四、实验基本要求实践
考核项目:上述五个实践项目;
完成时间:实践项目一15分钟, 实践项目二45分钟,实践项目三1小时,实践项目四1小时,实践项目五 30分钟
五、实践结果
按照各个实践项目规定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于指定文件目录中。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各种计算机办公软件、互联网学习指导书(资料)
七、评分标准
优:在规定时间内能独立、正确、全面完成实践内容,无差错正确,表述清晰,文档板式布局合理、清新,插图表达方式正确,画面或背景形式及色彩美观大方,表格数据无错误。
良:在规定时间内能独立、正确、全面完成实践内容,差错很少,表述清晰,文档板式布局合理、清新,插图表达方式正确,画面或背景形式及色彩美观大方,表格数据错误很少。
中:在规定时间内能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实践内容,差错较少,表述比较清晰,文档板式布局比较合理、清新,插图表达方式基本正确,画面或背景形式及色彩美观比较大方,表格数据错误较少。
及格:在规定时间内能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实践内容,差错较多,表述比较清晰,文档板式布局比较合理、清新,插图表达方式基本正确,画面或背景形式及色彩美观性一般,表格数据错误较多。
不及格: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实践项目规定内容,错误多,表述不清晰,文档板式布局不合理,插图表达方式基本正确,画面或背景形式及色彩美观性一般,表格数据错误多。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二)(实践) 课程编码:01971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基本原理及实验过程;
2.掌握根据实际机构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
3.掌握典型轴系部件的装拆过程以及轴系部件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机构模型; 2. 皮带传动试验台;
3. 渐开线齿轮范成仪。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及分析;
实验二、皮带传动效率测试;
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
四、实验基本要求
1.考核项目:在上述3个实验项目中,应考者应完成两个实验项目(在实验1和2中任选一个,实验3为必做);
2.考核时间:每个实验项目考核时间均为120分钟;
3.其他要求:应考者应在考核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考核过程中应考者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内容和相关考核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考核过程中应考者应严格遵守考核教师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考核按时完成。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和自由度的计算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
实验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绘制带传动试验台组合结构图以及完成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
实验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绘制渐开线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廓、记录实验数据、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1] 李静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
参考书目:[2]《机械设计基础[M].1版》,张鄂,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3]《机械设计[M].9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全部实验内容,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完成很好、完整、正确、表述清晰、书写工整;
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全部实验内容,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完成较好、完整、正确、表述较清晰、书写较工整;
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绝大部分实验内容,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实验报告完成较好、少部分结果有错误、表述尚清晰、书写较工整;
及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大部分实验内容,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正确,基本完成实验报告、少部分结果有错误、表述尚清晰、书写不够工整;
不及格: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所考核的大部分实验内容,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实验结果基本不正确,不能完成实验报告、大部分结果有错误、表述不清晰、书写潦草。
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2188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其他电工设备。
2.能按实验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线路故障和并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3.具备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按照规范编写实验报告。
4.能初步掌握阅读简单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电路图的方法。
5.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2.双踪示波器1台。
3.数字交流毫伏表,0~300V,1块。
4.另配器件:电阻10Ω~10KΩ、电容100PF~0.01F等若干,供元件板。
5.直流稳压电源,正负5V,各1路;0~18V可调直流电源,2路。
6.直流电压表,0~200V,1块。
7.直流毫安表,0~1A,1块。
8.万用电表1块。
9.模电\数电实验挂件1套(三端稳压器W7805、桥堆、二极管、电阻、电容等)。
10.“低频单管放大电路”测试小板1块。
11.“运算放大器”测试小板1块。
12.可调工频电源(220V、50Hz)1路。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叠加原理
实验二、单相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实验五、单管电压放大器
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应用
实验七、TTL集成门电路
实验八、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四、实验基本要求
(1)根据个人预约时间,在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完成实验。
(2)根据预约实验内容在相关实验室进行刷卡实验,在指定的实验设备上,打开计算机进行登录,选择相关实验项目,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正确选择实验模块。
(3)完成线路的接线: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接线步骤。接线一般是“先串后并”,“先主后辅”,“先分后合”。要求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走线要合理,防止短路。接线不宜过于集中一点,在一个接线插孔接线最好不要超过三根。电表的端子原则上只接一根线。改接线路时,应力求改动量最小,避免拆光重接。
(4)检查接线:完成实验电路接线后,对照电路图认真核对并逐一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5)操作及读数:通电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电路的变化,如有异常,如声响,冒烟等现象,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原因。读数前要弄清仪表量程及刻度。数据记录要求完整清晰,力求表格化,要合理取舍有效数字。在智能化设备中实验数据应直接采集。
(6)审查:完成全部内容后,不要急于拆除线路,应先检查试验数据有无遗漏或不合理的情况。
(7)试验结束: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用具。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全过程的总结,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它既是完成教学环节的凭证,也是今后编写其他工程报告的参考资料。因此,要求文字简洁、文理通顺、字迹工整,曲线清晰,结论明确、分析合理、讨论深入。
智能化实验室的实验报告在网上有统一的格式,需按步骤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设备、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实验曲线、波形图及分析结论、思考题的回答、实验后的体会、经验教训、建议等。注意一一填写完整。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电工与电子技术》,贾贵玺,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年9月版
2、《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李翠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从八个实验项目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评定成绩:
优: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正确,计算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良: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中: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及格:电路连接基本正确,会使用常用仪表,测试结果误差大,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电路连接,仪表使用,测试结果,计算结果,实验报告等均不符合要求或部分不符合要求。

课程名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践) 课程编码:08783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熟悉机械杠杠比较仪、合像水平仪、齿轮径向调动测量仪等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测量对象,培养实验者的实验操作的技能。
3.学习掌握测量参数的相关概念、数据处理方法;
4.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训练报告撰写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机械杠杆比较仪;
2.合像水平仪;
3.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机械杠杆比较仪测量塞规实验
实验二、合像水平仪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实验
实验三、齿轮径向跳动测量实验.
四、实验基本要求
以上三个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共计120分钟,要求参加实验的学员在进行了实验考核前学习实验考核场地的安全操作规定,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员进行实验前,需进行60分钟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实验及考核要求,了解实验所用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安全规范。
五、实验报告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二、 实验目的及内容:
三、 实验所用设备及工具;
四、 实验步骤及说明;
五、 数据处理与结论。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三版徐茂功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优: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实验步骤操作正确、规范,记录完整,实验仪器及实验台整洁有序,无安全事故发生,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整洁。
良: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实验步骤操作正确、规范,记录完整,实验仪器及实验台较整洁有序,无安全事故发生,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整洁。
中: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实验步骤操作基本正确、比较规范,记录完整,实验仪器及实验台比较整洁有序,无安全事故发生,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比较整洁。
及格:在老师的多次提示下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实验步骤操作基本正确、规范性较差,记录基本完整,实验仪器及实验台比较整洁有序,无安全事故发生,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比较整洁。
不及格:未能完成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或在实验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基础(实践) 课程编码:08785
项目
内 容
一、实践目的
1.掌握并实施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制定的方法;
2.具备常见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的工刀具选择能力;
3.具备中等典型零件加工工装夹具的选择与基本原理设计能力;
4.具备撰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一、 中等复杂轴类零件数控车加工工艺设计
实践项目二、中等复杂组合体类零件数控铣加工工艺设计
实践项目三、典型零件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设计
三、实施基本要求
每个学生在以上三个实践项目中任选一个实施,完成时间为6小时。具体要求如下:
1.中等复杂轴类零件数控车加工工艺设计
(1)分析制定零件工艺路线
(2)编写数控车加工工艺卡
(3)分析选择工装方式及其基本原理设计
(4)分析选择刀具
2. 中等复杂组合体类零件数控铣加工工艺设计
(1)分析制定工艺路线
(2)编写数控铣加工工艺卡
(3)分析选择工装方式及其基本原理设计
(4)分析选择刀具
3. 典型零件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设计
(1)分析制定零件工艺路线
(2)编写线切割加工工艺卡
(3)分析选择工装方式及其基本原理设计
(4)分析选择电火花装备及加工参数
五、实践结果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实践报告
一、实践项目名称: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实验目的及内容:
三、实践内容介绍;
四、结论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指定教材:《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及设备》 田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考教材:《数控加工工艺》 田春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数控加工工艺》 徐宏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合理、过程完整,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设计结果合理,实践报告文本简洁。
良: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合理、过程完整,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设计结果合理,实践报告文本比较简洁。
中: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基本合理、过程完整,基本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一般、文字流畅性一般,设计结果基本合理,实践报告文本比较简洁。
及格:在老师的多次提示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合理、过程完整,基本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一般、文字流畅性较差,设计结果基本合理,实践报告文本简洁性一般。
不及格:未能按时完成本次实践项目的全部内容,或在实践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结果无效。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实践) 课程编码:04119
项目
内 容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本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熟悉了解数控车床、铣床、电火花机床的的加工工艺范围;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能力。
3.学习掌握一般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方法,掌握零件数控加工的原理、步骤、方法。
4.掌握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录入,机床的调试与对刀操作方法,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接受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常用实践仪器设备
1.数控车床;
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
3.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4.常用刀具及工具;
三、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一、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
实践项目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
实践项目三、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编程与操作.
四、实践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践项目共三项,内容主要涉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的基本操作方法,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输入与校验,机床座标系、工件座标系及数控加工时刀偏及刀补的基本知识,其中实验一的考核时长为60分钟,实验二、三的考核时长各为80分钟,要求参加实验的学员在进行了实验考核前学习实验考核场地的安全操作规定,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员进行实验前,需进行180分钟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实验及考核要求,了解实验所用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了解安全规范。
五、实践报告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二、 实践项目名称:
三、 实践目的及内容:
四、 实践所用设备及工具;
五、 实践步骤及说明;
、 实际结果及结论。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指定教材:《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陆曲波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考教材:《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王爱玲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王世辉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版
《数控车床操作说明书》
七、评分标准
优: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能熟练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符合图纸要求,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整洁。
良:独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基本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在老师的简单提示下能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基本符合图纸要求,有一处轻微的缺陷,实验报告内容正确、书写较整洁。
中: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基本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基本符合图纸要求,有三处轻微的缺陷,实验报告内容基本正确。
及格:在老师的多次提示下完成三个规定的实验实验项目;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经多次修改后基本正确,数控车床、铣床操作过程基本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进行数控车床和铣床的对刀操作及设置刀补,加工的零件基本符合图纸要求,但出现三处以上的缺陷,实验报告内容基本正确。
不及格:未能完成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或在实验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课程名称:CAD/CAM(实践) 课程编码:04117
项目
内 容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本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熟悉了解数控车、铣床的的加工工艺范围;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能力。
3.学习掌握一般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方法,掌握零件数控加工的原理、步骤、方法。
4.掌握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录入,机床的调试与对刀操作方法,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接受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实践实验仪器设备
1.CNC6132数控车床;
2.DK650立式数控雕铣床;
3.常用长度检测仪器;(0~25千分尺、分度值0.02mm0~125游标尺、钢直尺等)
4.常用刀具及工具;
三、实践项目
实验一、二维图形的绘制及编辑
实验二、曲面实体的构建
实验三、曲面加工编程
.
四、实践基本要求
每个学生须完成以上三个实践项目,完成时间为6小时。具体要求如下:
1.二维图形的绘制及编辑:根据提供3D模型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2D图绘制及编辑;
2.曲面实体的构建:根据提供2D模型完成中等复杂零件3D建模;
3.曲面加工编程:根据提供3D模型完成简单零件的曲面加工编程。
五、实践报告
《CAD/CAM》实验报告
一、实践名称:
二、实践目的及内容:
三、实践所用设备及工具;
四、实践步骤及说明;
五、实践结果与结论。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指定教材:《CAD/CAM应用技术——MastercamV9.0》 黄维亚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2.参考教材:《CAD/CAM应用技术——MastercamV9.0实训教程》 黄维亚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合理、过程完整,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设计结果合理,实践报告文本简洁。
良: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合理、过程完整,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丰富、文字流畅,设计结果合理,实践报告文本比较简洁。
中: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基本合理、过程完整,基本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一般、文字流畅性一般,设计结果基本合理,实践报告文本比较简洁。
及格:在老师的多次提示下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方法合理、过程完整,基本熟悉相关环节的实践操作,按时完成,报告格式正确,内容一般、文字流畅性较差,设计结果基本合理,实践报告文本简洁性一般。
不及格:未能按时完成本次实践项目的全部内容,或在实践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结果无效。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一体化工程080307专业(本科)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机电一体化工程080307专业(本科)
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和管理
1.报名时间:每年的6月1日至6月10日(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博学楼F123)
3.考核时间:每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报名时另行通知
4.考核管理: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及组织管理,统一由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考生凭“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证”参加考核。考生一经办理报考手续,不予办理退考费;成绩不合格者,可于次年重新报考。
二、报考资格
(1)考生报考某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必须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合格方可报考。
(2)报考专科段的“综合作业”课程,必须该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3)报考本科段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必须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三、各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物理(工)(实践) 课程编码:00421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加深、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初步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常用实验仪器、仪表、设备装置的选择和使用。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TH-1型转动惯量测试仪、天平、游标卡尺、光电传感器。
2. GVZ-3型导电微晶静电场描绘仪、同步探针、电源。
3. 螺线管磁场测定实验仪、集成霍耳传感器探测的螺线管。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实验二、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三、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四、用霍耳传感器测量螺线管磁场
四、实验基本要求
1. 实验项目数4个。
2. 范围: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转动惯量的测定、静电场的描绘、用霍耳传感器
测量螺线管磁场。
3. 考核时间:180分钟。
4. 考核形式:现场操作。
5. 遵守主考学校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安全规范、操作规程。
6. 完成实验操作、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及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
1. 完成实验报告要求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及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小结与体会等。
2. 数据记录与实验现象一致。
3. 数据处理清晰、完整。
4. 作图规范。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 吴王杰,《物理(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 唐海燕,《大学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七、评分标准
优:操作熟练、实验现象好、数据质量好、数据处理清晰完整。
良:操作较熟练、实验现象较好、数据质量较好、数据处理较清晰完整。
中:能完成操作、实验现象一般、数据质量一般、数据处理过程一般。
及格:能基本完成操作、实验数据与实验现象基本一致、能完成数据处理。
不及格:不能完成操作、实验数据与实验现象不一致、不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程、不服从监考教师安排。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课程编码:02244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践巩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熟悉软件环境和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并学习编写和调试计算机C语言程序。
1.熟悉并掌握C程序的编程环境,以及C语言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过程。
2.熟悉并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C语句。
3.熟悉并掌握在C程序设计中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4.熟悉并掌握在C程序设计中利用数组处理多个数据。
5.熟悉并掌握顺序表和单向链表的算法和实现方法。
6.熟悉并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硬件要求:CPU主频不低于2.0GHz,内存不低于1G,硬盘不低于500G。
2.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3.软件要求已安装Turbo C++或Visual C++高级语言编程应用程序。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C程序设计 (4学时)
实验二、C程序设计中数组的应用 (2学时)
实验三、C程序设计中函数的应用 (2学时)
实验四、.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顺序表和单链表) (4学时)
实验五、几种基本排序算法的实现(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直接选择排序) (3学时)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内容,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教材相关知识,读懂程序后再上机调试。
2.由指导教师指定在Turbo C++或Visual C++高级语言编程实现实验1至实验5。每个实验安排2-4个学时。
3.课程实践环节结束,任选五个实验中的一、二、四或一、三、五作为实践上机考核项目,考核时间为90分钟,考核形式为闭卷现场操作,满分100分,60分及格。
五、实验报告
实验完成后整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题目、实验目的、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运行结果、功能分析。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计算机软件基础》,崔俊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指导书》,徐显秋、何兰,重庆科技学院
七、评分标准
实践环节考核时在指导教师指定实验室软、硬件环境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实验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三个方面和评分细则按五级计分评定实践考核成绩。
三个方面1.按时进入考核指定实验室,由指导教师签字为准,成绩有效。2.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纪律、实验内容熟悉程度、实验能力)。3.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优:完成全部实验内容、认真分析实验记录、结果、功能,正确无误。实验报
告完成很好,内容正确、格式规范、撰写认真。
良:完成全部实验内容、能分析实验记录、结果、功能正确。实验报告完成较好,内容正确、格式规范、撰写较认真。
中:完成绝大部实验内容、结果绝大部分正确。实验报告完成较好,内容正确、
格式规范、撰写较认真。
及格: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正确。基本完成实验报告,内容正确、格式
较规范。
不及格:不能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不正确。不能完成实验报告,内容不
正确、格式不规范、撰写不认真。(60分以下)

课程名称: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2239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 测定共发射极接法单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与电压放大倍数。研究共发射极接法单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3.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各组件的外型结构、型号、管脚序号和功能。
4. 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TKDZ-2型网络型模电数电综合实验装置
2. 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二、低频单管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三、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实验四、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内容严格按照该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实施。考生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实验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并独立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规范书写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上、下册),1999年版,余孟尝,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3、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实验成绩采用5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各级评分标准如下:
优:完成全部实验内容、认真分析实验记录、结果正确。正确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报告完成良好,撰写认真、整洁。
良:完成全部实验内容、结果正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报告较好,结果正确。
中:完成绝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正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报告较好,少部分结果有错误。
及格: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正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基本完成实验报告,结果基本正确。
不及格:不能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基本正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报告不能完成,大部分结果有错误。
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2203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应用检测技术和检测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实际能力。
2.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课堂所讲授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CSY2000/SET9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
2.万用表
3.示波器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性能测试及应用
实验二、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实验三、热电偶测温性能实验
实验四、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四、实验基本要求
1.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测量电路的具体应用。
2.考核实验项目在上述实验中任选2个完成,时间2小时。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完成以下项目: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记录数据
六.测试结果及分析
七.思考题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002年版,张建民,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优:能较快独立完成实验,正确进行仪器调试,正确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实验记录完整,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报告内容完整,基本格式正确,实验数据可靠、精确,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无计算错误,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讨论并有见解。
良:能独立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进行改正,动手能力较强,实验记录清晰完整,能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报告内容较完整,基本格式正确,实验数据可靠、精确,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无明显计算错误,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能进行正确讨论。
中:基本能完成实验,实验出现错误经老师提醒后尚不能纠正错误,但纠正后能够完成,基本能记录实验数据,动手能力一般,基本能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报告内容基本完整,格式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可靠,运算过程错误较少,数据处理方法基本正确,基本表达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和现象有讨论。
及格:实验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能勉强完成实验,能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报告内容格式基本正确,实验数据有少量问题,运算过程有错误,数据处理方法基本正确,有效数字有错误,实验结果表达不够完整。
不及格:实验操作不认真,错误多,经老师指导仍不能按时完成实验,无实验记录,不能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报告内容格式不正确,实验数据问题较多,运算过程错误多,数据处理方法有误,实验结果表达不完整。

课程名称: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 课程编码:02242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理解并切实掌握所学的微机硬件基础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微机常用接口芯片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应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箱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80x86简单程序设计
实验二、8155/8255并口控制器实验
实验三、8253/8254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实验四、D/A接口实验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项目:实验项目(1)及实验项目(2)、(3)、(4)任选其一;
考核时间:2学时;
考核基本要求:正确连接实验线路,操作使用相关编程环境,完成程序的编写、编译、下载和运行。基本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软、硬件问题。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原理清晰、步骤完整正确,既说明怎么做,又说明为什么。图表绘制整洁,一般应包括硬件接线图和程序流程图。程序代码作为附录,可采用计算机打印。对主要实验现象和关键实验内容有分析,实验分析中代码与文字相结合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2011年版,朱岩,机械工业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优:接线正确、熟练,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和变化。能独立处理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实验报告完整、正确,书写规范;
良:接线正确,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有一定的独立实验能力。实验报告完整、正确;
中:接线基本正确,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独立实验能力一般。实验报告基本完整、正确;
及格:接线基本正确,程序运行存在部分问题,独立实验能力较差。实验报告基本完整,报告内容存在少量非关键性错误;
不及格:接线错误,程序运行不能取得正确结果。实验报告缺项较多,报告内容存在关键性错误或者错误数量较多;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方法(实践) 课程编码:02201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inventor 软件的基本思路;
2. 掌握使用inventor 软件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技术;
3. 掌握使用inventor 软件进行产品装配设计的技术;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计算机;
2. 零件模型。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inventor 软件的基本思路;
实验二、inventor 软件进行三维造型设计;
实验三、inventor 软件进行产品装配设计。
四、实验基本要求
1.考核项目:上述3个实验项目;
2.考核时间:每个实验项目考核时间均为120分钟;
3.考核地点: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大楼二楼;
4.学员进行实验前,需进行4学时相关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inventor 软件的基本思路、三维造型设计的技术、产品装配设计的技术。
5.应考者应在考核前必须认真阅读上机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考核过程中应考者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内容,应严格遵守考核教师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考核按时完成。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目的、绘制二维图形的主要步骤,绘制完成的二维平面图形(电子文档);
实验二:实验目的、三维造型设计的主要步骤,绘制完成的齿轮泵泵体(电子文档);
实验三:实验目的、产品设计的绘制完成的齿轮泵的三维装配图(电子文档)。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1] 应锦春.现代设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陈伯雄.Autodesk Inventor 2012基础培训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参考书目:[1] 蔡萍.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指导书,重庆科技学院印刷.
七、评分标准
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全部内容,实验报告完成很好、表述清楚,图形绘制正确;
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全部内容,实验报告完成很好、表述较清楚,图形绘制正确;
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绝大部分内容,实验报告完成较好、表述较清楚,图形绘制大部分正确;
及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考核的大部分内容,实验报告基本完成、表述基本清楚,图形绘制基本正确;
不及格: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所考核的大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基本完成、表述不清楚,图形绘制大部分正确。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 课程编码:02246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使学员巩固、加深、拓宽所学的理论知识;提供学员思考问题的兴趣。
2. 掌握各课程各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初步培养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借助实验手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中级电工考核实验台。
2. PLC控制器(西门子S7-300、或欧姆龙、或台达系列,学员可自选PLC系列)。
3. 变频器(台达)。
4. 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台达)。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交流电机正反转控制。
实验二: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
实验三:交流电机PLC与变频调速控制。
实验四:伺服电机的PLC调速控制。
实验五:伺服电机的PLC位移控制。
四、实验基本要求
1. 考核实验项目数:在5个实验项目中选择3个作为考核实验项目:
2. 考核时间长度为1天。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书写的要求、规范等,包括简图、步骤、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的要求)
1. 实验准备
学员在进行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熟悉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复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实验开始前教师应检查了解学员准备的情况。
2. 实验培训
指导教师必须对实验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行讲解,交待实验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实验暗示完成确保人身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与任务,该实验的工作原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总结。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7年版,董景新,机械工业出版社
2. 中级电工考核实验台操作指导书。
3. PLC使用手册(学员所选PLC相应使用手册)。
4. 台达变频器使用手册。
5. 台达伺服电机使用手册。
6. 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指导老师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按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1. 按时进入考核场所,以指导教师签名为准。
2. 实验工程中的表现(实验操作、实验内容熟习程度、实验能力)
3.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4. 评分细则
优:完成全部实验内容、认真分析实验记录、结果正确。真确熟练使用实验仪
器设备。实验报告完成很好,撰写认真、整洁。
良:完成全部实验内容、结果正确。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报告较好,结果正确。
中:完成绝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正确,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报告较
好,少部分结果有错误。
及格: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正确,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基本完成实验报
告,结果基本正确。
不及格:不能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结果又基本不正确。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不能完成实验报告,大部分结果有错误。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设计) 课程编码:02247
项目
内 容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通过课程设计,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初步设计能力。
2. 通过设计,学会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案的拟定及分析比较方法。
3. 通过对机械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并掌握典型元、部件的选择方法和计算方法。
4. 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应用手册、标准及编写文件等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安排,如果学员申请做自己工作中熟悉的题目,需要提出申请,经指导老师签字并报自考办公室审核。一般选择题目范围为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某一子系统的设计, 如数控车床刀架控制系统设计,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机械手某一关节控制系统设计,某设备检测系统设计,某系统控制系统设计,等等。
2. 设计要求
(1) 能根据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的,查阅专业文献,拟定设计方案,绘制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2) 能用给定的基本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计算准确。
(3) 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系统各组成部分,如机械部分、电气传动、电气控制部分等,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选型与应用设计。
(4) 能正确编写设计报告与附图。
3. 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为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 所选课题背景(当前应用的状况、该课题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
(2) 设计思路与方案;
(3) 参数设计与计算;
(4) 绘图(结构图、原理图、或软件流程图等);
(5) 编写设计报告。
三、时间安排
1. 课程设计应安排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结束之后进行。
2. 学员脱产进行课程设计时,完成以上内容时间约为1周。
3. 学员不能脱产只能用双休日集中进行时,完成以上内容的时间约为4周。
四、参考资料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7年版,董景新,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0年,高钟毓,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13年,黎泽伦,石油工业出版社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课题背景介绍、总体设计、各子系统的参数计算与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总结。
2. 要求方案设计合理、计算准确、元件选型无误、说明书书写规范、图表清晰。
六、答辩
1. 答辩时先由学生讲解设计的主要内容(5分钟左右),然后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的答辩总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2. 提问问题数量一般为3个。
3. 要求学生设计内容讲解清楚、逻辑清晰、图表正确、绘图规范,回答问题正确。
七、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成绩高居学员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设计质量、答辩效果,按五级计分制评定,参考标准如下。
1. 优秀:
(1) 设计认真努力,表现好,能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全部设计内容。较全面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方案拟定合理,机械结构及电路设计合理、正确,能独立编制程序,图面整洁、正确、符合标准,说明书阐述清楚、内容正确。
(3) 答辩时能熟练、正确地回答问题。
2. 良好
(1) 设计认真努力,表现较好。能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设计内容。满足教学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方案拟定较合理,机械结构及电路设计叫正确,能编制程序,图面整洁,较正确,说明书书写清楚,内容较正确。
(3) 答辩时能正确回答问题。
3. 中等
(1) 设计较认真,表现一般。能按照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规定内容。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分析问题的能力一般。
(2) 经教师指导能拟定较合理的设计方案,机械结构及电路设计基本正确,能编制程序,图面清楚、基本正确,说明书内容基本正确。
(3)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
4. 及格
(1) 设计态度及变现一般。在教师指导下基本完成了课程设计所规定的设计内容,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2) 在教师启发下基本完成了方案设计和机械结构及电路设计,有一些错误,图面质量较差,说明书内容基本正确。
(3) 答辩时能基本正确回答问题,有点问题需启发才能回答。
5. 不及格
(1) 设计不努力,表现差,未能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设计内容。
(2) 设计中存在原则性错误,图面质量差,说明书概念不清楚。
(3) 答辩时存在原则性错误,有些问题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本科) 课程编码:
项目
内 容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与考核。
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提高文献检索、使用手册、工程制图、编写技术报告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学生们还能获得工程师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
二、毕业设计要求
本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性质属工程设计类型。要求学生参加一个具体的工程课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地完成一定的综合性工程任务,撰写出符合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并绘制出必要的工程图纸。
1. 毕业设计题目
根据本科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情况,本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可分为三大类:
(1) 计算机数控类
(2) 机电一体化系统类
(3) 液压传动类
毕业设计选题围绕紧靠工业生产实际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改造,尽量选学生应用或熟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选题,如系统设计或系统改造。如××型普通车床的数控设计;××产品的PLC控制系统设计;××产品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产品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设计,等等。
本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由指导老师拟定。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确有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自拟题目,必须由学生提交申请报告,经指导教师及主考部门审核、批准,方可采用。设计题目的内容应对每一个学员相对独立,以避免互相抄袭。
2.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设计方案论证。根据课题要求,初步拟出2—3套设计方案,
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优选一套方案进行设计;
(2) 结构设计。
a) 原理设计:包括粗略的分析计算、结构原理图的草图绘制等。
b) 设计计算:包括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标准件的选型计算及其它必要的计算。
(3) 控制系统设计。
a)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b) 控制系统原理图的绘制,控制软件的编写。
(4) 撰写毕业论文。
2. 毕业设计的要求
(1) 由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设计题目、设计
主要内容与要求、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进度安排、主要参数文献等),下发给学员。
(2) 学员能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的,查阅专业文献,
拟定设计方案,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优选一套方案进行设计。
(3) 学员能根据给定的基本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计
算准确。
(4) 学员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系统各组成部分,如机械部分、
电气传动、电气控制部分等,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选型与应用设计,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5) 学员能正确编写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规定论文不得少于
12000字。
三、时间安排
1. 毕业设计应安排在所有课程全部考试之后进行。
2. 设计工作量及时间安排分两种类型
(1) 全脱产集中进行,总工作量为12周。
(2) 利用周末集中进行,规定完成时间为20周。
四、参考资料
1. 董景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学指导,北京: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
2000年
2. 高钟毓,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黎泽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年
五、设计成品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内容为课题选题意义,方案论证各子系统的参数计算与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总结,规定论文不得少于12000字。
2. 要求方案设计合理、计算准确、元件选型无误、说明书书写规范、图
表清晰。
3. 设计图纸
要求工程制图正确,美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图纸工作量不小于相当两张A1图纸。
六、答辩
1. 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并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不参加毕业答辩的学员没有毕业设计成绩。
2. 答辩委员会由主考单位聘请3—5名本专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或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3. 答辩时先由学生讲解设计的主要内容(8分钟左右),然后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的答辩总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4. 提问问题数量一般为5个。
要求学生设计内容讲解清楚、逻辑清晰、图表正确、绘图规范,回答问题正确。
七、评分标准
毕业设计成绩有设计工程的表现、设计成品的质量及答辩情况三部分按五级记分制评定,参考标准如下:
1. 优秀:
(1) 工作努力,遵守纪律,表现好。
(2) 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较全面地达到教学基本
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等。
(3) 毕业设计论文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文字通顺,
书写工整,图纸齐全,符合标准。
(4) 答辩时能熟练,正确地回答问题。
2. 良好:
(1) 工作努力,遵守纪律,表现较好。
(2) 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具
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毕业设计论文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书写工整,图纸齐全,
符合标准。
(4) 答辩时能正确回答问题域。
3. 中等:
(1) 工作较努力,守纪律,表现一般。
(2) 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基本满足教学要求,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表现一般。
(3) 毕业设计论文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书写工整,图纸齐全,
符合标准。
(4)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
4. 及格:
(1) 工作态度及表现一般。
(2)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基本达到
教学要求,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3)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较工整,图纸齐备,基本符合
标准。
(4) 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有点问题需经启发方能回答。
5. 不及格:
(1) 工作不努力,有违纪行为,表现差。
(2) 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要求,或设计中存在着原则性错
误。
(3) 毕业设计论文概念不清,图纸不齐全或不符合标准。
(4) 答辩时存在原则性错误,有些问题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080701专业(专科)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及应用080701专业(专科)
实践性环节考核实施细则
一、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和管理
1.报名时间:每年的6月1日至6月10日(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博学楼F123)
3.考核时间:每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在报名时另行通知
4.考核管理: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及组织管理,统一由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考生凭“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身份证”、“重庆科技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证”参加考核。考生一经办理报考手续,不予办理退考费;成绩不合格者,可于次年重新报考。
二、报考资格
(1)考生报考某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必须该门课程的理论成绩合格方可报考。
(2)报考专科段的“综合作业”课程,必须该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3)报考本科段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必须专业计划内的所有课程(理论和实践)全部合格方可报考。
三、各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三)(实践) 课程编码:04731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其他电工设备。
2.能按实验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线路故障和并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3.具备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按照规范编写实验报告。
4.能初步掌握阅读简单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电路图的方法。
5.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2.双踪示波器1台。
3.数字交流毫伏表,0~300V,1块。
4.另配器件:电阻10K、电容0.01F各1个。
5.直流稳压电源,+12V,各1路;0~18V可调直流电源,2路。
6.直流电压表,0~200V,1块。
7.直流毫安表,0~1A,1块。
8.万用电表1块。
9.模电实验挂件1套(三端稳压器W7805、桥堆、二极管、电阻、电容等)。
10.“低频单管放大电路”测试小板1块。
11.“运算放大器”测试小板1块。
12.可调工频电源(220V、50Hz)1路。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实验二、单管电压放大器
实验三、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实验四、直流稳压电源
四、实验基本要求
(1)根据个人预约时间,在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完成实验。
(2)根据预约实验内容在相关实验室进行刷卡实验,在指定的实验设备上,打开计算机进行登录,选择相关实验项目,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正确选择实验模块。
(3)完成线路的接线: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接线步骤。接线一般是“先串后并”,“先主后辅”,“先分后合”。要求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走线要合理,防止短路。接线不宜过于集中一点,在一个接线插孔接线最好不要超过三根。电表的端子原则上只接一根线。改接线路时,应力求改动量最小,避免拆光重接。
(4)检查接线:完成实验电路接线后,对照电路图认真核对并逐一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5)操作及读数:通电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电路的变化,如有异常,如声响,冒烟等现象,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原因。读数前要弄清仪表量程及刻度。数据记录要求完整清晰,力求表格化,要合理取舍有效数字。在智能化设备中实验数据应直接采集。
(6)审查:完成全部内容后,不要急于拆除线路,应先检查试验数据有无遗漏或不合理的情况。
(7)试验结束: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用具。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全过程的总结,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它既是完成教学环节的凭证,也是今后编写其他工程报告的参考资料。因此,要求文字简洁、文理通顺、字迹工整,曲线清晰,结论明确、分析合理、讨论深入。
智能化实验室的实验报告在网上有统一的格式,需按步骤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设备、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实验曲线、波形图及分析结论、思考题的回答、实验后的体会、经验教训、建议等。注意一一填写完整。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电子技术基础(三)》,2006年版,温希东,经济科学出版社
2、李翠英 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从四个实验项目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评定成绩:
优: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正确,计算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良: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符合要求。
中:电路连接正确,仪表使用正确,测试结果基本正确,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及格:电路连接基本正确,会使用常用仪表,测试结果误差大,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电路连接,仪表使用,测试结果,计算结果,实验报告等均不符合要求或部分不符合要求。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2317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帮助考生增加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和培养考生上机动手能力,提高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熟练掌握键盘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2、了解Windows操作环境和特点,熟练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技能、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应用程序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indows控制面板的使用及常用附件程序的使用。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和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的使用。
4、熟悉网上信息浏览及信息搜索、收发电子邮件等常用的网络功能和相关操作。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硬件环境:CPU主频不低于500MHZ,显示器17寸以上,硬盘不低于300G,内存不低于2G,鼠标、标准键盘。
2、软件环境:Windows XP、Windows 7操作系统;中文Office 2003、中文Office 2013办公软件。
3、网络环境:接入Internet局域网或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网。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Windows基本操作和汉字输入练习
实验二、Word文档编辑、排版和打印
实验三、Excel电子表格制作
实验四、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
四、实验基本要求
主要考核三部分实验技能:
1、 Windows基本操作(10分)
2、 Word文字处理(包括汉字录入20分,Word编辑和排版30分)(50分)
3、 Excel电子表格(25分)
3、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15分)
考核方式:
时间:60分钟,形式:闭卷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实验内容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及分析(心得体会)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教材:计算机应用技术,2005,张宁,经济科学出版社
2、实验指导书:计算机应用技术自编指导书,何兰编写
七、评分标准
考核评分由主考学校指定的考核小组教师,根据考生在实验考核操作过程中提交的实验结果,即考生文件,按照实验题目的评分细则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成绩按以下五级进行评定:
优: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清楚、操作正确;实验结果正确,认真分析实验记录,报告完成很好。完成全部实验内容。
良: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清楚、操作正确;实验结果基本正确,报告完成好。完成全部实验内容。
中: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基本清楚、操作基本正确;实验结果基本正确,报告完成较好。完成绝大部分实验内容。
及格: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基本清楚、操作基本正确;实验结果基本正确,报告基本完成。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
不及格:实验态度不端正,对设备操作未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不清楚、操作不正确;实验结果不正确,不能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课程编码:00343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Visual C++6.0中进行C语言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方法;
2.掌握C语言中表达式的编写方法以及printf和scanf的使用方法。
3.掌握if~else\switch的编程调试方法;
4.掌握C语言中通过while\for\do~while实现循环语句的编程方法;
5.结合循环语句掌握C语言中数组的声明、元素赋初值和元素存取的方法;
6.掌握C语言中自定义函数的声明、定义和调用的编程方法;
7.掌握C语言程序中指针做函数参数、函数返回值的用法;
8.掌握C语言中使用struct、union和enum实现自定义类型的方法,以及自定义类型变量的声明与成员引用的编程方法;
9.掌握C语言中通过fopen/fprintf/fclose/fwrite/fread/fclose等函数操纵文件的编程实现方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PC Windows Xp及以上,Visual C++6.0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输入输出
实验二、顺序和分支程序设计
实验三、数组和循环程序设计
实验四、指针和函数的应用程序设计
实验五、结构型的应用程序设计
实验六、文件的应用程序设计
四、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考核数为4个,考核范围参见实验目的,考核时长3小时;
考核形式:闭卷独立完成
五、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要求提交实验源程序和完成报告(关键步骤的设计流程、代码注解以及程序的执行结果)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迟成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采用自编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优: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强、报告中能清晰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良: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源程序可读性较强、报告中能较全面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中: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中能较完整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及格:程序运行结果正确、报告能较准确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不及格: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或未能按时完成、报告不能完整地描述算法的设计流程且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4733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理解并切实掌握所学的微机硬件基础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微机常用接口芯片知识,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应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箱
三、实验项目
(1) 80x86简单程序设计
(2) 8155/8255并口控制器实验
(3) 8253/8254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4) D/A接口实验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项目:实验项目(1)及实验项目(2)、(3)、(4)任选其一;
考核时间:2学时;
考核基本要求:正确连接实验线路,操作使用相关编程环境,完成程序的编写、编译、下载和运行。基本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软、硬件问题。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原理清晰、步骤完整正确,既说明怎么做,又说明为什么。图表绘制整洁,一般应包括硬件接线图和程序流程图。程序代码作为附录,可采用计算机打印。对主要实验现象和关键实验内容有分析,实验分析中代码与文字相结合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2007年版,孙德文,经济科学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优:接线正确、熟练,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和变化。能独立处理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实验报告完整、正确,书写规范;
良:接线正确,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有一定的独立实验能力。实验报告完整、正确;
中:接线基本正确,程序运行取得正确结果。独立实验能力一般。实验报告基本完整、正确;
及格:接线基本正确,程序运行存在部分问题,独立实验能力较差。实验报告基本完整,报告内容存在少量非关键性错误;
不及格:接线错误,程序运行不能取得正确结果。实验报告缺项较多,报告内容存在关键性错误或者错误数量较多;
课程名称: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 课程编码:02121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1.锻炼和培养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2.掌握Access 2000的基本用法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 安装了Access 2000的微型计算机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表的创建与应用
实验内容建立一个名为goods.mdb数据库
实验步骤
(1)在goods.mdb数据库中创建“商品”、“销售员”和“销售统计”三个表,结构如下:
“商品”表
字段名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品牌价格库存量类型文本文本文本数字数字大小52020单精度整型
“销售员”表
字段名销售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党员简历照片类型文本文本文本日期/时间是/否备注OLE 对象大小4102
“销售统计”表
字段名商品编号销售员编号销售数量类型文本文本数字大小520整型
(2)将“商品”表主键定为“商品编号”,“销售员”表主键定为“销售员编号”,“销售统计”表主键定为“商品编号”和“销售员编号”的组合作为主键。
(3)建立上述三个表之间的关系。
(4)将“销售员”表中的“性别”设置为值列表查阅字段,取值为“男”或“女”。
(5)切换到数据表视图,输入8个记录,内容自定。
(6)针对“商品”表设置表格式,包括调整字体、字号、颜色、行高和列宽。
实验二、查询的创建与应用
实验内容针对goods.mdb数据库,创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和“更新查询”
实验步骤
(1)在goods.mdb数据库中查询所有男销售员的数据,显示其“销售员编号”、“姓名”、“性别”、“商品名称”和“销售数量”;切换到数据表视图查看结果,切换到SQL视图查看SQL语句。
(2)查询某销售员某商品的销售数量,要求根据用户输入的“销售员编号”和“商品名称”,查询该销售员的数据,显示“销售员编号”、“姓名”、“商品名称”和“销售数量”;切换到数据表视图查看结果,切换到SQL视图查看SQL语句。
(3)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要求用“销售员编号”和“姓名”作为行标题,用“商品名称”字段作为列标题,在行列交叉处显示各种商品的销售数量;切换到数据表视图查看结果,切换到SQL视图查看SQL语句。
(4)利用“更新查询”将价格小于1000的商品库存量增加10。
实验三、窗体的创建与应用
实验内容使用“窗体向导”创建一个带有子窗体的窗体,其中主窗体用于显示“商品”信息,子窗体用于显示某销售员销售该商品的数量。
实验步骤
选择“窗体”对象→单击“新建”按钮→在“新建窗体”对话框中选择“窗体向导”→选择“商品”表中“商品编号”和“商品名称”字段→选择“销售统计”表中的“销售员编号”和“销售数量”字段→选择“销售员”表中“姓名”字段→根据“窗体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生成带有子窗体的窗体。
实验四、报表的创建与应用
实验内容
在“销售员”表中添加一个“学历”字段,然后建立以“学历”和“姓名”为行标题,以“商品名称”为列标题,在行列交叉点显示“销售数量”的交叉表,例如下表形式,以便按学历分组计算各种学历销售员各种商品的平均销售数量。
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销售员销售数量查询”交叉表。
(2)以建立的交叉表作为数据源,采用“自动创建报表”功能创建报表。
(3)从“视图”菜单中选择“分组与排序”命令,在“分组与排序”对话框中选择“学历”字段作为分组依据。
(4)在报表中添加“专业页眉”和“专业页脚”,在“专业页脚”中添加计算“文本框”,计算各种学历销售员各种商品的销售数量显示在该文本框中。
(5)添加“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在“报表页脚”显示各种学历销售员各种商品的平均销售数量。
四、实验基本要求
考核的实验项目数为3,其中实验一和实验二为必考实验项目,实验三和实验四可以任选其中一个。
考核时间:120分钟
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步骤、收获与体会等五个部分。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数据库及其应用》,2005年版,牛允鹏,经济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实践教程》,2010年版,贾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评分标准
优:完成三个实验项目所有要求。
良:完成三个实验项目,但有10%左右的要求没有实现。
中:完成三个实验项目,但有30%左右的要求没有实现。
及格:完成两个实验项目。
不及格:只完成一个实验项目或没有完成任何实验项目。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课程编码:04755
项目
内 容
一、实验目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规定的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以及丰富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以及网络操作系统中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并初步掌握网络互联设备的应用与配置。从而具备组建网络的基本能力,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
1.网线钳、线缆测试仪、水晶头、网线若干;
2.H3C或CISCO交换机或相应的模拟软件(如Packet Tracer等);
3.H3C或CISCO路由器或相应的模拟软件(如Packet Tracer等;
4.安装有Windows 2003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的PC。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网络线缆制作
实验二、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四、应用服务器的架设与维护
四、实验基本要求
1. 学生要听从实验监考老师的安排,严格按使用设备的操作章程进行,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四个实验要求在4个课时内做完。
3. 对各实验的基本要求如下:
实验一:网络线缆制作,本实验主要让学生加深了解计算机网络线缆的功能和特性,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熟悉局域网布线的结构形式。
实验二:交换机基本配置,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学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方法,包括:修改交换机名称,设置密码,配置TELNET登录,掌握VLAN的基本原理和VLAN的配置方法。
实验三:路由器基本配置,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路由器的配置方式,学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方法,包括:修改路由器名称,掌握端口地址的配置方法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实验四:应用服务器的架设与维护,主要让学生安装和调试Windows 2003 Server的网络组件,了解和认识Web服务,并掌握设置该服务的配置方法。
五、实验报告
1. 在实验报告电子模板中填写相关内容。
2. 各实验项目拓扑结构图,详细步骤,配置和验证结果要认真填写。
3. 实验做完后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六、必读和参考书目
1、《计算机网络技术》,2005年版,杨明福,经济科学出版社
2、自编实验指导书
七、评分标准
优: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清楚、操作正确;实验结果正确,认真分析实验记录,报告完成很好。完成全部实验内容。
良: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清楚、操作正确;实验结果基本正确,报告完成好。完成全部实验内容。
中: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基本清楚、操作基本正确;实验结果基本正确,报告完成较好。完成绝大部分实验内容。
及格:实验态度端正,对设备操作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基本清楚、操作基本正确;实验结果基本正确,报告基本完成。完成大部分实验内容。
不及格:实验态度不端正,对设备操作未按要求进行;实验步骤不清楚、操作不正确;实验结果不正确,不能完成实验报告。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