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海大学党建工作标杆单位(培育创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10 08:50:50   来源:自考网
上 飞 院四 所党总支与学院党委共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下设3个党总支和22个党支部,即通信工程系党总支、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和研究生党总支,教工党支部9个、研究生党支部11个、本科生党支部4个。现有教师党员95人(占教师总数约55%)、研究生党员290人(占研究生总数约30%)、本科生党员68人(占本科生总数约5%),其中高级职称56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13人。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理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发挥作用为根本,积极推进党建创新,形成党建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与师生成长发展有效融合,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
1
一是“关键少数”示范引领。领导班子职责明晰、团结协助、坚强有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为学院发展掌舵护航;坚持联系党支部和学术团队,定期调研指导,紧密联系服务师生,凝心聚力,有力促进学院事业发展。
二是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教师党支部全部由优秀博士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促进党建与教学科研的有效结合,在现任的8名党支部书记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6人,详见表1;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全部由党支部民主推选,并由研究生辅导员定点联系指导;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全部由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在任的4名党支部书记全部为思政系列讲师;设有专职组织员1名,专职专责协助做好基层党建、党员发展、党内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学院定期组织党务工作者参加校院党务工作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
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现有研究生辅导员3人,本科生辅导员10人,其中四级辅导员2人、三级3人、二级4人、一级4人,队伍结构合理,同时在学历层次、科研提升、职业技能、专兼职配比等方面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多措并举培养优秀青年干部。
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政治建设
2
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党委、党政联席会、党支部书记例会等形式及时传达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议。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结合首日教育、组织生活、班团例会等,分层分类有序有效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同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专业设置,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设“课程思政”5门,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养和践行。
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
3
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做好分管职责内的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党委会、两周一次的党政联席(扩大)会、每月一次的党支部书记例会,定期研判意识形态,指导部署工作。坚持“负责人—分管领导”两级新闻审核制,管好用好学院官网、“上大通信”和“上大通信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每年校院两级新闻报道150余篇,积极传播正能量。坚持讲座、会议、论坛“申请—审核”制度,每年开展讲座60余次。坚持“学生社团每年注册审核,指导老师负责”制度,注册管理学生社团3个,并配有指导老师负责管理。
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4
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制度健全,学院先后制定了《通信学院关于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细则》、《通信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和决策制度》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边界明确、运行顺畅,保证议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坚持领导班子联系党支部制度,党委书记黄素娟联系信息与电路党支部和光纤电物直属党支部、院长王廷云联系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党支部和行政学工党支部、党委副书记胡乾源联系本科生党支部、副院长安平联系视频处理党支部和信息安全党支部、副院长张小贝联系研究生党支部、通信工程系党总支庞拂飞联系实验中心党支部和无线与射频党支部、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马然联系数字信号党支部,同时结合研究生党支部数量多的实际,建有研究生辅导员联系研究生党支部制度,有效指导和推动各项党建工作落细落实。
支部建在学术团队上—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40周年党员合影
支部建在最活跃的细胞上。8个教师党支部全部建在学术团队上,2019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根据导师研究方向也全部建在学术团队上,2个博士生党支部根据导师所在系建在学科上,3个本科生党支部建在年级上,使党建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建有效性。
坚持师生结对共建制度。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在课程指导、科研创新、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院探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经验参考。通过共建,学院本科生每年在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硕果累累,2019年获上海赛区TI杯(上海市唯一)。
坚持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党委领导、党总支领导、党支部书记参加,定期做好支部书记培训,调研并指导基层党建工作,为学院党委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建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室(90平米),有座椅、有标志、有党旗、有电教设备,为师生党支部开展学习、工作、议事以及其他活动提供标准化场地,为加强党员教育、提升组织力提供基础保障。
90平米标准化党员活动室
强化党建创新,激发组织活力
5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建研究。注重对党建理论研究的支持,建立正向激励制度,研究经费按1:1进行配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2015年至今累计获校级立项27个,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为学院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2015年,获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2项、校党建好项目2项、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2项和校统战研究课题1项,其中统战研究课题成果获2014年度上海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2016年,获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1项、校基层服务型党建示范点1项、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1个和校党建好项目2项,其中1项获校党建好项目优胜奖;2017年,获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1项、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1项和校党建好项目2项,其中1项获校党建好项目一等奖;2018年,获校党建好项目3项、校党建研究课题3项和校组织生活优秀案例1项,其中1项获党建好项目三等奖;2019年,获校党建好项目2项、校党建研究课题2项。
二是围绕中心,加强载体创新。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位一体”研究生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党总支“一月一主题”、党支部“一支部一特色”、党小组“一月一观摩”、党员“一活动一感想”,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研究生组织生活有效性,2017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和第二党支部同时获得上海大学“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培育资格(全校共20个名额,学院是唯一获得2个培育资格的单位);2019年11月,2017级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正式获评“上海大学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教师党支部建在学术团队上,党建与教学科研有效融合,创建载体,促进党建业务双提升,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党支部为上海大学示范党支部,并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党支部。学院党建工作成效明显,被上海基层党建网多次报道:《上海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助力“科研创新梦”》(2013-05)、《上海大学:“青春党建”助圆青年教师“成才梦”》(2017-05)、《党支部建在学术团队上,促进党建科研工作双提升》(2018-10),受到社会和主管部门广泛关注。
“四位一体”研究生党建工作体系
强化党建领导,促进学院发展
6
学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学院改革发展。教师党支部全部建在学术团队上,党建引领团队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学术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团队骨干由党员教师组成,党员教师活跃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院事业发展的主力军。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在2017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评估中都获评优秀,学科建设成果丰富,科研经费连年大幅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连续7年获评“上海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2014年学校实行KPI考核以来,学院已连续5年获评“优秀”
连续7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近三年来,学院党委在党建和意识形态领域未出现过重大问题,未发生过重大稳定事端、安全事故和舆情事件。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未出现违纪违法、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学院未出现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等突出问题。
学院党建工作成效明显,获得高度认可。党委书记黄素娟连续10年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6年,庞拂飞获评市教卫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黄素娟获评市教卫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院是上海大学“文明标兵示范单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