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综合素质培育的九年一贯制体系建设:关注课堂改
发布时间:2019-09-05 23:00:38   来源:自考网8月26日上午,为期两天的“复旦二附校2019年暑期校本培训”于步德楼阶梯教室隆重开幕,复旦二附校李鸿娟校长、瞿丽红书记、小学部彭松书记、夏慧敏副校长出席,中、小学部全体教师与会。
上午的校本教研活动由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隽老师主持。
李鸿娟校长首先做开幕动员,她简要分析了全国和上海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相关三个重要文件。希望全体教师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当中,为复旦二附校的发展群策群力。
之后由德育处主任朱启洪老师进行暑期德育研讨会精神反馈,力求智慧建班,促进专业成长。小学部的黄烨华老师与中学部的陆鹏娟老师与在座的全体教师分享了《家班共育案例——治“慢”养“快”记》和《变——一名“八零后”的一隅之见》。
黄烨华老师依据家长反馈的学生作业量问题,反复思考并进行问卷调查,尝试家班合作,如分项记录学生在家的作业完成具体时间,学科老师提供作业的合理时间范围。可以说,黄老师在对待个案时,没有轻易地选择忽视,而是很好地思考探索,敢于尝试,见微知著,难能可贵。陆鹏娟老师从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这个有趣的难题讲起,面对或努力奋进但学习缓慢,或成绩中等却辗转纠结的学生;面对教师工作内容带来的角色转变和 “未知”带来的内心波动等,学会打破“禀赋效应”,转换角色,提升人格魅力,多角度思考,有温度 的行动。
紧接着是教务处主任蔡剑金老师展开暑期教学研讨会精神反馈。小学部的王雅萍老师和中学部吕步云老师先后为大家带来了《学生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聚焦小学课程融合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专题分享。
王雅萍老师依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人生的开关》这篇课文为例,针对学生的提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有机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让学生回归生活。吕步云老师从关注单元整体教学入手,改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校本作业设计,凸显分层教学理念,寻求在小初一体化的背景下,完善组团式带教培训,提升工作室活动品质。
李鸿娟校长在德育组和教学组老师的反馈发言之后,提出复旦二附校一体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如组织开展“大教研组”活动,力求在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进一步建设“立体化阅读”课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加强建设“自主性探究”课程,关注“科学精神”培育等一共七个方面的意见建议,重视向课程要特色、向课堂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
中午短暂的午餐和休息之后,全体教师在各班教室召开了年级组及后勤组工作分组讨论会,各位老师在召集人带领下,研讨《年级公约》的相关规定,积极建言,就细则进行了探讨,实时地增删具体条例,以此督促学生在新的学年里取得新的进步
随后,在望道楼三楼录播室,由德育处主任朱启洪老师主持,举行了“新老预备工作研讨会”。会上,新初一年级负责人、校科研室主任韩云松老师进行了题为《2018学生主要问题和成因》的汇报,涉及学生学习问题和青春期的困惑等五个方面,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原预备(新初一)年级组组长蔡英洁老师和初一年级各位班主任老师分享了学习战队的详细组织过程、家委会的创建方式,得到了在座各位老师的极大认可。最后,瞿丽红书记发言,她建议新预备老师在原有基础上做出优化,站在前行者的肩膀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年级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取长补短。
经过一天紧锣密鼓的校本培训,初中部和小学部老师在九年一贯制体系背景下,孜孜矻矻,深入探讨,关注课堂改革,谋求学生更好的未来。相信,拥有这样一支强有力队伍的复旦二附校,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撰稿:周 丹
8月27日上午,复旦二附校“2019年暑期校本培训”第二天培训活动在步德楼阶梯教室如期举行。复旦二附校李鸿娟校长、瞿丽红书记、小学部彭松书记、夏慧敏副校长出席,复旦二附校、复旦幼儿园全体老师与会。
上午的专题讲座由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隽老师主持。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应邀就《教育现代化相关的三个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为全体教师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整场讲座,倪闽景主任运用丰富、翔实、新颖的案例和生动风趣的语言,既阐释了高大上的前沿科技理论,又接地气地展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真正的教育现代化不是配备高端的电脑设置,而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教育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如正确认识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陷,正是因为生命有缝,阳光才能够照进来,教师才有教育学生的机会。
随后,结合暑期研讨会,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在各班教室进行基于中考新政背景下的教学研究。
午餐后,在上午教研组讨论的基础上,各年级备课组在各自的办公室进行了新学期单元教学工作的讨论。
下午,在步德楼阶梯教室,同济一附中校长阮为应邀给全体教师带来《“标杆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校课程与项目中心主任谢燕慧老师主持。
阮为校长期探究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并亲自研发《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应用软件,努力实践学校信息化管理及教学手段。可喜的是,在阮为校长的努力下,同济一附中成为第一批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讲座开始前,阮为校长受聘为二附校信息化应用的导师,二附校作为第二批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日后将多向同济一附中取经学习。讲座中,阮校长以自己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为例,从问题出发,讲述了信息化建设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同济一附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采集数据、分析学习、捕捉资源,为学生“量体裁衣”,自动推送“微辅导”,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类数据分析进行精准教研,改变教学行为,形成以“导学”、“助学”、“自学”为核心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的新型教与学方式。
紧接着,在瞿丽红书记的主持下,围绕“提升师德师能,落实三全育人”这个专题,复旦大学马克思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冉、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任黄金辉、复旦二附校党支部书记瞿丽红、复旦二附校英语教研组长吕步云先后为大家带来了《怎么看 怎么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几点思考》、《探索构建“学科引领、文化浸润、学段融合”的复旦基础教育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体系》、《复旦二附校德育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主题分享。
李冉教授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进行了交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在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有必要。
黄金辉主任从重要意义、工作基础和工作计划三个方面展开复旦基础教育学校的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基础教育集团力图构建“学科引领、文化浸润、学段融合”的德育一体化体系。
瞿丽红书记介绍了复旦二附校德育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二附校的德育一体化特点在于整体规划、优势互补、学段衔接、特色发展四个方面,未来希冀能够达到“课程门门都是育人载体,课堂堂堂是育人阵地,教师人人都是育德能手,环境处处都是育人土壤。”
吕步云老师结具体的事例,从爱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学科育德三个角度,总结了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能力。
四场不同主题的分享,都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当下,要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师德师能,成为育德能手。
两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结束了,复旦二附校全体教师在九年一贯制体系背景下,认真研讨,关注课堂改革,落实全员育人,谋求学生更好的未来。 相信,在这样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下,复旦二附校必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复旦大学自考论文成绩能保留吗?
2024-08-01  阅读:1078 -
复旦大学有自考吗?
2024-07-10  阅读:1230 -
自考可以考复旦大学吗?
2024-07-07  阅读:1339 -
复旦大学有自考吗?复旦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2024-05-18  阅读:1167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