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互联网+教育”助力煤企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5 23:17:37   来源:自考网摘要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站在集团特色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高度,依托企业,服务企业,审视教育的发展历史,认识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变革的重大意义,借助全国煤炭远教网,综合运用“互联网+教育”,着力构建新的科学技术会融入的教育体系,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集团人才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人工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智能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一次突出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是一家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遍布河南、湖北、江苏、上海、陕西等9个省区,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集团按照“四个转变”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发展战略,构建了以煤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产业,装备制造、建工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特色转型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企业办学,学院紧紧围绕集团发展,依托企业,服务企业,审视教育的发展历史,认识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变革的重大意义,借助全国煤炭远教网,综合运用“互联网+教育”,着力构建新的科学技术会融入的教育体系,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集团人才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集团人工智能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互联网+教育”在集团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未来与以往工业革命主要替代人的体力劳动不同,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始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必备条件。按照转型发展战略的要求,不久的将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煤炭板块产业工人将由目前的9万人下降到4万人,这个数字和比例的变化,预示着集团煤炭板块将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矿井,人工作业将作为智能作业的一种辅助力量存在于现代煤炭企业。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切入教育主环节,利用语音语义识别、图像识别、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于远程教学和测评等教育场景,重构教育教学中各方关系,实现了规模化的自动批改和个性化反馈,实现了智能化选择学习内容和线上辅导等,显著地提升了教育规模效率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获取度。学院根据集团人才需求要求,借力“互联网+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全国煤炭远教网的强大优势,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煤炭远教网、网络直播教学等在线教育形式,做大做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助力集团智能化发展。
二、主动谋划,推动企业智能化与职业教育整体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有关规划密集出台。这些政策规划切中了人工智能在互联网浪潮、工业应用、智能机器人等快速发展的脉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积极行动,制定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开展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等工作,引导教育机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能力。
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教育改革发展影响深远,学院在对集团所属企业职工大力实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过程中,未雨绸缪,主动谋划推发展。
1、举办全国煤炭远教网学习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手段
学院高度重视全国煤炭远教网在“互联网+教育”和集团推进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动结合集团人力资源和培训部门,举办专门学习新知识培训班,积极推行全国煤炭远教网的使用和普及。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安全培训中心和集团所属各单位职工培训部门派出专人负责,系统指导、学习。将全国煤炭远教网的学习中心、大讲堂、小课堂、班组长等栏目与企业学员生产实际相结合,边工作边学习、集中学习与自学、线上线下学习融合一起,提高学习效率和优质资源的获取度。
2、加大硬件投入,设立“三网一站”,实现互联互补
由于矿区绵延上百里,工作地点相当分散,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与生产任务不可调和的工学矛盾也极为突出。学院对此高度重视,在集团董事会大力支持下,斥资先后建设四个录播室,通过互联网直接连通集团所属所有单位职工培训学习中心,同时对接全国煤炭远程教育网、建设了集团人事培训网和各生产厂矿职教中心局域网等网络平台,建成了平煤神马数字电视站,简称为“三网一站”,完全覆盖集团所属单位工作、生活区域、为开展网络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实现所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互联互补。
3、全面引入智能化教学手段,着眼培养企业所需智能化人才
“互联网+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大力推进智能化教学手段,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开始渗透影响职业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对集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变革性影响业已显现。除了教与学,学院适时出台整体性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实施细则,做好设计,引导鼓励各办学(培训)单位和参与学习的企业员工根据各自实际,多层次、多样化推进人工智能在生产实践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线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开发虚拟课堂、虚拟车间,让学员形象地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如我院的特色专业―物联网专业,同中国矿业大学、中兴通讯公司联合建成河南省首家物联网实训中心,内设智慧矿山、智能物流、智能家具、智能交通等实训平台。智能化仿真项目实践教学使学员在学习期间即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在此过程中有效进行团队合作,锻炼增强团队意识达到集团所属企业岗位要求。
4、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打造智能化教育特色
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课程开发体系。根据“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在充分利用中国煤炭远程教育网资源的基础上,实行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作用并使之相互补充。采取“制作+改造+引进”的办法,大力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音像教材、网上教材、计算机课件等相辅助的孙慧峰教授主讲的《矿用电器设备》,曹翾教授主讲的《矿山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栗成杰教授讲授的《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刘爱针副教授讲授的《税务实务》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形成了智能化手段教学的特色。
5、培育适应企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推动教学改革
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学院为使集团人才教育培训更贴近生产实际需要,教学过程中,不仅采取走出去的教师管理办法,同时聘请集团所属生产单位83名教授级高工作为特聘教授,156名技术大拿作为兼职教师。比如电力学院聘请的周先锋工作室负责人,将工匠的技能技艺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传播到各个车间,各生产一线,企业员工不仅结合岗位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还在工作中营造出人人学习工匠,人人争做工匠的热潮。聘请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天安股份六矿大学生采煤班班长杨军以自身的经历,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以直播教学的形式集团培训学员系列展示新设备、新工艺的智能化操作效果。
6、实施“万百百千”人才培育工程,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经验,实施“万百百千”工程,即“万名矿工大转岗”、“百名教师进工厂”、“百名技师进课堂”、“千名学子进车间”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万名矿工大转岗”就是要求企业一线员工掌握新技能、新工艺,适应新设备生产的需要;“百名教师进工厂”计划,就是每年要选拔百名以上教师深入集团各生产单位,学习新生产技术,掌握智能化操作,实现理论与操作的有机结合;“百名技师上讲台”即从集团公司各生产单位中选拔表达能力强、实践操作好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授企业现场实践经验;“千名学子进车间”就是要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把课堂搬到车间、网络平台,把理论教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直接对接到现场,真正实现专业培养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打造“互联网+教育”的校企融合共同发展体。
三、企业人工智能化与教育融合创新的前景和趋势
全国煤炭远教网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推广应用,结合学院近几年网络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为集团培养智能化发展人才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今后企业智能化发展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展望。
1.职业教育依托“互联网+教育”进行人工智能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国家整体教育改革方向,智能化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是育人。
2.重复性教育场景,是人工智能最先突破的一些应用场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教师、专家经验型场景以更快广度和更有效深度惠及企业学员,降低教育成本,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接收。
3.在“互联网+教育”多层次多空间协同环境下,借助人工智能进行科学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从教育技术化转向智能化已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面临着诸多高深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作为一所企业主办的高职院校,只有紧紧围绕企业人才需求战略,协同研究企业智能化发展要求,推进新的历史条件产教融合发展,加紧研究“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更新观念,不仅实现教育教学手段智能化,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出企业智能化发展所需的新时代产业工人,这才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新玉)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拓展职业机会:自考生必须知道的行业趋势
2024-07-12  阅读:636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