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如何将看过的风景写成一篇好游记?

发布时间:2022-02-03 08:28:17   来源:自考网
作文起步
游记,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主题。
顾名思义,游记就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它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大家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但不少同学尽管走过很多路,面对游记却依然无从下笔。
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写好游记并不难。
一、注意顺序
出去旅行,总是会有一个线路图。即便是说走就走,行前没做任何准备,但走到景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看看随处可见的导览图。如果再仔细一点,景区的门票一般都会附上自己的地图。
哪怕只是游了一个景点,相信你也一定会有相关的浏览顺序。可能从东向西,可能从北到南,可能从上到下,可能自下而上。有顺序,才能清楚呈现旅行的过程,让读者如同亲历。
二、移步换景
简单点说,就是到一个地方,看一处风景,有一点发现,作一些记录。于是,连点成线,文章即成。
为了条理清楚,建议适当分段,分别呈现。如果内容较少,可以一个地方写一个自然段;如果发现较多,也可以一个地方写成几个自然段。比如,金一敏同学的《游黄鹤楼》就一层“一段”,思路清晰,读来轻松。
友情提示,一定不要把什么内容都揉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你的作文时,既要想象画面,还要花大力气去判断这是哪儿跟哪儿。
、抓住典型
写作不是照相机,不可能将看到的所有全盘收录、一一还原。
创作小说,提倡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其实,这个原则对游记也一样适用。
那就是一路畅游,可以在写作时挑出典型景物、典型特征。比如,游览长城,它的每段结构都差不多,只需要抓住代表性的一段具体描述即可,不需要每块城砖、每个垛口都去记写。
四、融入感受
好的作文,既要写出看到的,还要写出听到的和想到的。也就是投入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这样的游记才感受真实,动人心魄。
如果只是呈现看到的,那同样的景物在每个人眼中毫无新鲜。而各地名胜,为何大家慕名而去,尽兴而归?往往不是立在那里的风景不同,而是山水相同,但大家发现各异,感受不一。
比如,金一敏同学文章里提及的同样的黄鹤楼,著名诗人崔颢和李白却有不一样的发现,写出了角度与风格都大相迥异的传世名篇。
五、适时互动
好些同学写作文时,不偏不倚,一本正经。
怎么讲?也就是写“我”的故事,从头至尾只有“我”;写“我”的游记,从头到尾也只有“我”。
殊不知,这样的呈现太单调,太无趣,根本没啥吸引读者的力量。
卞之琳的《断章》说,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
同样,我们在写游记时可以想想:
当时还有没有其他人也在现场?
他们看到了这样的风景有何反应?
我们在旅行时就真的只是一直在走,一直在看?
有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有没有情不自禁发出感叹?
有没有掏出手机或相机想要留个影,拍个小视频,发个朋友圈?
你看,当你把自己融入其中,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时,有趣的互动就自然显现了。
写作途径有两条,多看和多写。
正如欧阳修所说:“作文无它术,唯勤读书多为之自工。”
这里的看包括阅读,也包括阅历。阅读是读别人的书,阅历是读“自己的书”。
因此,好的写作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也要善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独特的体验。
当然,“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希望你看了金一敏同学的这篇游记后,既能向往黄鹤楼的美,也能拿起手中的笔跃跃欲试!
游黄鹤楼
重庆启诚巴蜀小学四年级一班金一敏
早就听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这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季节,我慕名来到黄鹤楼,想来饱览位于长江之畔的千古名楼的美丽景色。
循着一条小山路,我来到了黄鹤楼的东门。东门位于黄鹤楼主楼的后侧,要先经过一片翠绿的竹林。十点的阳光打在竹林间,形成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光影,刚刚吐出新叶的竹林散发出一片嫩绿的色彩。穿过这道生机勃勃的林荫小路,还来不及拍照,就被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吸引了我的目光,彷佛它们也在欢迎我的到来。
经过竹林之后,赫然出现的是一尊高大的岳飞铜像。只见岳飞将军站在一匹骏马之前,手持军书,神情凝重,望向长江。爸爸告诉我,岳飞将军是精忠报国、北伐抗金的猛将,在驻扎武昌期间也曾多次登临黄鹤楼,虽然他受奸臣陷害含冤惨死,但他骁勇善战、抗击金军的事迹却留在了黄鹤楼,激励一代代的中华儿女。
沿着岳飞广场向前,黄鹤楼终于向我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一座气势恢宏的楼阁出现在我的眼前。楼体正下方,是一个由鹤、蛇、龟三种动物组成的铜像,象征着龟山和蛇山托举着黄鹤楼。缓缓走进黄鹤楼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756块彩色陶板镶嵌而成的巨型壁画“白云黄鹤”。这壁画高9米,宽6米,由天、地两部分组成,黄鹤在天上展开翅膀自由飞翔,百姓们在黄鹤楼前载歌载舞,一派和谐美好的天上人间景象。
拾楼梯而上,二楼就是黄鹤楼的历史沿革。墙上有着三国时期建造黄鹤楼的壁画,那时的黄鹤楼仅仅是个军事瞭望台。房屋中间摆放着元朝和清朝时期的模型。元代的黄鹤楼如同一个四合院,主要是当时的文人骚客饮酒作乐的地方;而清代的黄鹤楼,就是我们如今黄鹤楼的雏形。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通过黄鹤楼的变化可以让我们学习当年辉煌的中国文化。
三楼的墙壁上有着彩色的陶板画,记录着曾经传唱过黄鹤楼的诗人们。刚登上三楼,我就彷佛听见李白、崔颢正在吟诗作赋,隔空斗诗。人以诗传的崔颢因在黄鹤楼游玩时写下了千古名诗《黄鹤楼》,也让黄鹤楼成为当时的网红,在诗人的朋友圈里名声大振。喜欢游山玩水的李白看到了,既佩服崔颢的才华,又有点嫉妒他的大诗仙只好写下“一拳锤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的诗句,真是太可爱了。不过正是这两位大诗人的比诗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吸引了各路诗人打卡黄鹤楼,黄鹤楼也由此名满天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尽管李白的故事还让我意犹未尽,可我还是一口气跑上最高层,因为这里才是黄鹤楼观景的好地方。环顾四周,电视塔、长江大桥、龟山蛇山如同一幅画卷,波澜壮阔。俯临长江,飞檐凌空。蔚蓝的天空、飘悠的白云,就好像在向我述说黄鹤楼的故事,而远处长江大桥上车来车往,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
游览完,我恋恋不舍走出黄鹤楼。徜徉在雄伟壮阔的黄鹤楼,我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文化瑰宝,领略到黄鹤楼的非凡之美,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