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五四人物,触摸历史细节——中南大海南校友会举办第五期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9-09-02 23:51:28   来源:自考网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五四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一群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梁启超、陈寅恪、段锡朋、傅斯年、罗家伦、许德珩,顾维钧、陶孟和……这些名字,有的如雷贯耳,有的则在现代史中寂然无闻。2019年8月25日下午,中南大海南校友会联合九三学社海南省直属第十三支社委员会在海口市富力首府城市会客厅举办了“追忆五四人物,触摸历史细节”第五期主题读书会。二十余名中南大校友与九三学社社员共聚一堂,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里,大家共同重温了一百年前的五四历史,共同追寻五四先辈的足迹,感念青年的无畏品格。
二流的老师教书,一流的老师育人
16级MBA丁泮说他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五四人物是——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教育的先行者。他曾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任教务主任。五四运动中他联合了沪京的学生一起罢课,也是五四运动之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丁泮给大家分享了陶先生流传颇广的“四块糖育人”的故事,他说陶先生有一句话让他感触颇深:“一流的老师育人,二流的老师教书” 。他颇为动情地提到中南大MBA学院教授战略管理的汪海粟院长,汪院长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也向学生们传达了很多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的思维方式,比如当你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不知道怎么做决定的时候,“首先,认证自己的根本需求;其次,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丁泮说,陶行知先生虽已远逝,但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一代代教育工作者深深影响着中国青年的思想和人生选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五四精神的深远传承。
集“才、傲、雅”于一身的“倔老头”
九三学社的贾界峰社员为大家介绍了五四时期一位鲜为后辈熟知的“朗朗硬骨”——刘文典先生。刘文典是安徽合肥人,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1938年到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昆明大学任教。
他是一个颇为倔强的老头,一生行事为人,可用“才、傲、雅”三个字概括。他是陈独秀的得意门生,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希腊、印度、德国到日本,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刘先生一生治学严谨,“一字之微,征及万卷”。刘文典狂傲不羁,他说世界上对庄子研究最透彻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自己,一个就是他刘文典,剩下的半个人是全世界其他研究庄子的人;他曾当面顶撞蒋介石,不称“蒋主席”,当面叫他“新军阀”并飞踹蒋介石,因此被关押起来,免掉了安徽大学校长的职务。在西南联大时,他看不上沈从文的小学文凭,却“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称其为“国粹”。刘文典也有“不狂”的时候,他有风骨、重学识,勤治学,天生幽默,亲近学生,从来没有教授的姿态,亦师亦友,学生都乐于和他相处。时至今日,民国国学大师刘文典一派表里的高风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青年人应当有思想、有主见,不取悦、不逐流。
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
九三学社的岳江为大家介绍了一个人,谈了一本书,最后总结了一句话。“一个人”是老舍先生,五四运动发生时,他是北平的一位小学校长。老舍先生在自传中说,如果没有五四,我的人生就是顺顺当当地挣我教员的钱、持家、奉养老母亲,但是五四以后,我的思想变了,我有一些不吐不快、不得不说的东西。他从最初的“旁观者”,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重新思考了人生的道路。五四给老舍创造了献身文学写作的契机和灵感,原因有三:一是语言革命,五四时期产生了白话文这种新的文学语言;二是反封建思潮,他说每天上课时要跪拜孔子的时候,突然大家说孔子其实不是圣人;三是反帝思想,五四青年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使老舍备受鼓舞和感染。“一本书”是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这本书的开篇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这个启蒙与救亡其实就是老舍先生说的反帝反封建。李泽厚首先指出启蒙与救亡是相互促进的,会形成“合流”。但岳江提到这本书最新颖的观点其实是指出启蒙与救亡是有冲突的,在民族危亡面前,救亡压倒启蒙,启蒙被“救亡”中断。
最后岳江总结了“一句话”——人生历程的转折,总要受到三观的影响,所以西方人说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殿堂。我们听到的每一种思想对我们的内心都是有价值、有改变的。五四绝不仅仅是上街游行示威的游戏,它更带来更多的是思想的革新,这对我们社会的推动比一腔爱国热血的价值大得多。因此面对每一件事情、每一种生活、每一个时代的氛围,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批判思维的现代人。
掀开历史“石板”的另一面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九三学社的刘清波首先用一首听起来毫无诗意的“打油诗”逗笑了大家。他说这首《两只蝴蝶》其实是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大作,当时在文化界几乎成了笑谈。但在一百年后的现代来看,胡适身体力行推动白话文运动,这首备受嘲讽的白话文新诗的出现意义深远。紧接着刘清波介绍了五四时期命运截然对立又密不可分的两个人,来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历史的另一面。
第一个人是梅思平。他是在火烧赵家楼时放了“第一把火”的北大学生。自五四之后成为爱国青年的代表,一路平步青云进入政界和学界。但在抗战爆发后,历任汪伪政权的要职,成为真正的卖国贼。第二个人是曹汝霖。五四运动中被打倒的“卖国贼”之一,倒台之后出资设立了中央医院,穷人来看病,一概不收医疗费,日军占领北平时期投身于救死扶伤的医疗慈善事业。
刘清波提到,从梅思平和曹汝霖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可以看到,历史中没有完美的正派,也没有纯粹的反派。我们现在说起五四时期的人物,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五四人物应该是群像,而并非一个个伟光正的个体,他们更像是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最黑暗的年代,照亮了中国人前进的道路,唤醒了国人的爱国情怀。
从《新潮》杂志中走出来的两位校长
经济学02级校友梁雅兵重点讲述了两个人——他们是“打不散的朋友”,1917年在北大读书时相识,两年后,他们共同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新潮》杂志,也一同成为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多年后,一个成为国立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一个出任北大代理校长,先后投身于教育改革高地,前者是罗家伦,后者是傅斯年。
1928年,罗家伦才31岁,这一年他出任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认为:“一所大学的优劣,当以名师多寡论之”。他以“罗致良好的教师,是大学校长的第一个责任”为己任。为了聘请历史学科带头人,他曾三顾茅庐,甚至坐在蒋廷黻的客厅不走,直到蒋廷黻答应为止,蒋廷黻在担任清华历史系主任之后,很快就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容,清华鼎盛时期的一些著名教授,大多都是罗家伦聘请来的。这才有了后来的梅贻琦可以感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然而,他影响最深的是另一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学。一如蒋梦麟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国立中央大学发展之关键人物就是罗家伦。在中央大学他当了差不多10年的校长,抗战前夕他精密筹备并亲自主持迁校的工作,将中央大学从南京内迁到重庆,成为抗战期间损失最小、复课最早的高校。时至今日,南京大学依旧沿用着罗家伦当年提出来的“诚、朴、雄、伟”的校训。
傅斯年是胡适最得意的门生,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有着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和尊严,连蒋介石的面子都不给,曾炮轰两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宋子文,导致辞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负责接收日伪扶植的“伪北大”。他对周作人等一批伪北大教职员工坚决不予录用,并将其清理出北大,不惜得罪不少人。1949年,南渡北归是每个人的选择,傅斯年选择了前往台湾。因其当仁不让的学术领袖地位,被蒋介石委任为台湾大学校长。虽然深受蒋介石欣赏,但是在教育路上,却至始至终维护着学术之独立,拒绝三民主义进入台大。1950年傅斯年猝死于台大校长任上,时年五十四岁。于右任亲写挽联:“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
除了罗家伦和傅斯年,梁雅兵还提到了五四运动中的另一位著名领袖——许德珩,他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与毛泽东等中共元老有着深厚的友谊,是民主党派与中共肝胆相照的宝贵缩影。他的女儿许鹿希,是北大的博士生导师,儿子许中明毕业于清华,是电视技术专家,女婿是我国著名核武器专家、“两弹元勋”邓稼先,许家两代知识分子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四宣言的起草者——罗家伦
九三学社周耀柒先生指出,五四与九三学社有很深的渊源,不仅是因为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来自北大,更重要的是九三学社的宗旨是“民主与科学”,而“民主与科学”来自于北大和五四精神。
周先生说罗家伦考上北大的时候不到20岁,到北大的第二年,在胡适的指导下与傅斯年、杨振声共同创办了《新潮》杂志,许德珩与段锡朋创办了《国民》杂志,前者重在理论,后者注重实践,整个五四运动是由这两个杂志的青年人推动的。1931年,罗家伦总结五四的影响,第一是青年参加国是运动的开始,唤起了全国青年对于国家问题的意识;第二是把青年运动扩大成为民众运动;第三是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势力。
他还讲到罗家伦的恩师蔡元培,蔡元培在担任教育部长期间,充分吸收了德国洪堡大学“学术自由,教学自由”的宗旨,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京师大学堂改建成国立北京大学。他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因此当时的北大既有胡适、陈独秀、鲁迅,也有以遗老自居不肯剪辫子的辜鸿铭、鼓吹帝制的刘师培等。正因如此,北大和北大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先后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领导作用。
在读书会现场,其他的中南大校友和九三学社社员也纷纷谈了自己对五四的认识。如97级校友詹卓升提到了梁启超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九三学社的王龙和陈日科两位老师提到在不同时期对五四人物的评价、定性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唯物辩证观去学习和理解历史等等。
五四虽远,意味犹长。电影《无问西东》中说:“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新时代的我们将不忘初心、承继品格,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