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玛丽学院--我的入学观闻和申请经验
发布时间:2019-07-24 21:34:50   来源:自考网留学路上
知行千里
主讲人:赵学长
威廉玛丽学院,大二
专业:经济
高中:北师大实验中学
01
大学简介
威廉玛丽学院始建于1693年,它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叫做Williamsburg。这个地方大概离华盛顿首都大概开车是三个多小时的距离。它始建于1693年,是美国历史第二古老的大学,第一是哈佛大学,可能更早了几十年。
关于我们学校的气候,因为我们学校是在弗吉尼亚中部,离海不算特别远,所以气候还算不错。我觉得冬天比较的干燥,秋天非常的舒服。有的时候可能偶尔会下雨比较多,天气可能会比较多变。但是整体来说我觉得天气还是不错的,冬天不会说特别的冷。一般8月份可能会比较热。不过除此之外,我觉得天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秋天非常的舒服。
排名的话,我们学校在US News大U的综合排名是32名,然后各学院和各专业的排名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02
新生录取情况
一般我们学校每一届大概是一千多人,国际生大概占到7%左右,国际生主要的构成基本上是中国学生,还有一些亚洲其他国家,比如说像我认识的有韩国的学生,可能有会有一些台湾的学生,欧洲会有某些国家的学生,但不会特别多。国际生主要还是中国学生偏多一些。我们这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90多个中国学生。当然这个数字我也不是特别的确定,但是大概的情况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们学校整体来说的话,国际生占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7%,这是现在的一个情况。之前几年我知道好像可能到百分之六,百分之五,所以说总体来说,国际生的比例是相对其他学校可能是比较低的。
关于中国学生就读的专业的话,其实大家情况还都挺不一样的。我知道我身边的朋友就读的专业像有经济和数学double major的,或者说有国际关系和经济double major,或者说数学和物理double major,双专业的会比较多。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有不断的变化,但是我知道的是数学、经济、心理、国际关系可能是比较热门的几个选择,我们学校本科主要是由这么几个学院构成的。首先第一个叫faculty of art and science,就相当于我们学校文理学院。然后有一个Mason School of Business,其实就是我们学校一个商学院叫梅森商学院。还有一个教育学院和一个法学院。但是我所知中国学生在教育学院和法学院的,我基本就没有听说过,绝大多数还都是文理学院,然后会有个别的中国学生在商学院。
03
大学优势专业
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我首先想到的是国际关系和政治。因为在这两个学科上我校这两年请了很多非常厉害的教授学者来我们学校进行教课。我们学校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也是比较厉害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就读国际关系和政治。我们学校离DC也不算太远,所以假期实习的机会、研究的机会也会比较多。我们学校跟DC很多政府部门有相关的合作。如果是读政治或者国际关系方面的话,可能机会比较多。
其他比较好的专业,像经济、心理,包括文科比如说哲学、文学这些我们学校都有非常好的教授,这些都算我们学校强势学科。我们学校Mason商学院其实也不错,因为我自己比较想进商学院,在大二的话我比较想考虑进商学院,所以我对商学院的了解会比较多。我们学校商学院的资源还是挺丰富的,商学院我认识很多中国或者美国一些学长学姐,他们给我说了很多商学院的就业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弗吉尼亚本州或者是在DC就业的比较多,然后整体情况还都不错。
我个人想的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心理学,我目前想的是进商学院,商学院的major是finance,再double一个心理学。我们学校说实话不太适合喜欢理工科的学生,尤其是不太适合喜欢工科的学生,因为我们学校就没有工程学院。所以如果你喜欢engineering或者跟engineering相关的话,我其实不建议来我们学校,因为我们学校整体偏文。虽然也有计算机专业,这两年也在发展,但是毕竟还不是强项,虽然我知道有很多人是现在在学校也读cs,但是我觉得如果要是对engineering大方向比较感兴趣的话,我们学校应该不是说不是最好的选择了。
04
大学生活相关
我们学校校园的颜值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我觉得很多人想来我们学校或者说比较喜欢我们学校一个原因,就是他校园可以说是非常美丽。
食宿方面的话,这是我们学校我觉得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劣势,就是食宿整体情况都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吃这一方面。我们食堂凑合能吃,然后周边的餐厅也不是特别多,因为学校很村,所以旁边有一个中餐馆,然后有一些其他的餐厅什么的。所以就是吃这一方面比如说比较喜欢吃中餐同学,或者对吃要求比较高的同学,可能会有点受委屈,因为我们学校的食堂质量确实不是特别高,然后吃多了会觉得很腻。所以吃这一方面是条件不是特别好。住的话条件也比较一般,然后宿舍跟很多其他学校宿舍比起来就挺一般,设施也就比较简陋。
生活方面的话,因为我们学校在Williamsburg,然后他算是一个小古堡,是美国最早的殖民地之一。所以他那个小镇上有一个地方,就我们学校紧挨着我们学校校园旁边有个地方叫colonial Williamsburg,是当时Williamsburg殖民政府的办公楼所在地,旁边有很多博物馆。小镇上有一些比如说小的剧院,小的商铺什么的,每年游客会比较多,气息是比较古朴的。包括镇上还有美国独立战争场景的一些表演,所以就是一个比较古朴的这么一个感觉,比较村。
因为我是我来自北京,我刚开始去我们学校的时候其实不太适应,因为就是会就说白了觉得很村,然后平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活动,虽然说周边风景是很不错,但是能参加的活动不是特别多,比如说你想去演唱会,或者想去看个球什么就会比较难。这一点上可能对于某些来同学来说可能不太好,但是如果你的校园参加的社团比较多,或者你在校园有很多活动的话,其实生活也还可以挺丰富的。
安全方面我们学校可以说是非常安全,整个小镇都非常安全,人也都比较热情淳朴,很有礼貌,学生也是这样。安全方面就完全不用担心。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什么的,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学校哪个学生被抢,或者出现一些意外什么的,从来没有。
05
大学选课
选课必须要选core。有一个core 100,一个core 150。100更侧重于你的演讲能力和做presentation的能力。150更侧重于你的写作能力。我100选的是一个心理的课,是一个关于心理的一个话题,课上的project更多是小组展示之类的。150的话,我选的是一个诗歌的课。写的paper会比较多,偶尔也会让你做presentation,但主要是更侧重写作。在选课过程中还要满足一些其他的requirement,比如说你要选一个艺术相关的课,或者选一个和数学科技相关的课,或者和文史哲相关的这种课,所以每一个requirement都要至少选一个课。选课种类很多,也比较自由。所以大一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地方就是说你可以去选择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的课。我们学校虽然是个大U,但本质上我觉得像一个文理学院,注重liberal arts education。
我第一学期修了14个学分,第二学期修了15个学分,所以我感觉我第一年学业方面的压力不算特别大,当然我也知道我身边有我认识的同学修十七十八个学分,把自己搞得很累。我觉得那样其实没有必要。我觉得第一学年更多的是选一些能满足requirement,自己又比较感兴趣的课程,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的过程。
我们学校师生比还是挺不错的,大概是1:12,所以很多课都是小班教学,有的课可能人会稍微多一些,但是课上发言讨论机会其实是很多的。尤其像刚才我说到100和150这两种讨论的机会是非常多的,而且必须要参与讨论。所以课堂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教授都非常平易近人。由于我们学校师生比比较高,所以教授一般都非常好联系到,所以你只要想找教授聊个什么事或者问个问题,基本下课之后你就可以去问,或者给教授发一封邮件约个时间,这是很方便的。你可以问他任何问题,比如说关于课上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关于你假期想参加的活动,或者做研究什么都可以跟教授聊,说不定教授还能给你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帮助,这点还是挺不错的。
06
大学课外活动
我参加的社团不算太多。我上学期加了一个兄弟会,加了一个足球club,平时训练什么的会多一些。还参加了一个基督教组织,是全国性的,在我们学校也有分部。我其实对基督教比较感兴趣,之前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所以我参加组织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能多跟我们学校基督教学生交流,多跟我们学校社团的牧师去交流,多了解基督教这方面的东西。
我们学校有一个CSSA中国学生组织,还有一个叫CSO它叫Chinese Student Organization,但其实不仅限于中国学生,里面有很多的亚裔学生,我也算这两个组织的成员,但是活动参加的不是特别多,因为有时候觉得活动重复性比较强,但是偶尔也会参加,里面的人我很多也认识。
有一个活动我想专门强调一下,我们学校给大一新生开学之前有一个活动叫pathway,是户外的一些活动。有backpacking、hiking等等。我报的是backpacking,露营活动,因为我们校旁边有一个有个国家公园,我当时报的是野营的活动,就跟另外几个大一的学生,去国家公园去野营了四五天,我觉得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活动,让我在开学之前就有机会去接触我们学校的一些人,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活动。
5月份我回国之前跟我们学校基督教的组织一起去了一趟弗洛里达州,每年都有一个活动,夏天的时候会找一片海滩,邀请全美国学生来参加。当时有大概一千人,每天基本上就是各种seminar,各种lecture,讲关于基督教的一些东西,很多时间我们在海滩上会有很多自由活动,是特别好的一个活动。
07
困难与挑战
困难和挑战我觉得还是挺多的,尤其是第一学期,因为毕竟是从国内的高中到美国,环境的转变还是很巨大的。我觉得光适应环境可能就花了一个学期,这是一方面。因为我们学校中国学生比较少,亚裔学生也比较少,白人会比较多,但是大家都很友善。我们学校毕竟算公立学校,本州的学生会比较多,所以你会发现有很多本州的学生上学之前就都认识,或者说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你会觉得融入他们圈子会比较难。不过我也交到了一些很不错的美国朋友,总体来说社交方面看个人。我觉得社交方面需要找到自己的一个community,其实我现在还一直在努力的寻找,也想稳定自己朋友圈子。我现在很庆幸交到很好的朋友,但我觉得这个过程还是挺不容易的,也是需要花一些时间。
还有学术方面,我们学校我第一学期第一学年还好,但往后可能学业压力会比较大。可能刚去美国的话,在学术方面也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一个过程,我觉得群里大多数同学应该还是国内高中的,适应学术环境可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我认为可以多跟advisor交流,因为我们学校给每个人都配的advisor,包括很多教授也都是非常好接触的,所以我觉得这些可以多跟他们聊,向他们提问都会有帮助的。
08
申请经验
当时我ED的是康奈尔。我比较想去康奈尔,之前在康奈尔读过一段时间的夏校,所以当时抱的期望比较高,但是最后被脆拒了。最后录的是NYU和威廉玛丽,还有一些学校给了我waitlist,但是我就没争取了。当时我在NYU和威廉玛丽当中选了威廉玛丽。我感觉我高中对很多学校了解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也是比较功利性的。看排名,或者跟学长学姐聊过一些,但是我觉得很难对一个学校有非常具体和非常全面的了解。所以我比较建议大家可以在国外的一些论坛或者网站上去查一查。但是最好还是要跟在校的学长学姐去多交流,然后对这个学校才能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最开始我去威廉玛丽的时候了解不多,但是后来我其实发现这个学校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学校,尤其是它的本科教育其实是非常优秀的,而且这个学校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所以我相信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非常理想或者满意的学校,即使这个学校可能不是你最初想申或者想去的学校。美国这些大学,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长处,可能有时候会被我们很轻易地就忽略了,所以我觉得等到大家去了美国大学之后,会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发掘大学这种特点和这种魅力。
专业我当时是经济,因为我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但是我其实做的相关活动也不多。专业方面我其实给不了太多的建议,因为我不像有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方向非常的明确,我是属于那种专业方向很不明确那种人。
文书的话,我其实一直比较后悔一件事情,就是我的主文书。其实当时我很有想法,但是我的主文书写的题材并不是说我最想展现的,所以我觉得不管大家现在处于申请什么阶段,主文书可以去提早去准备。准备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自己这十几年来的经历有一个反思和总结,看看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挖掘的,或者说有哪些特点是最闪光的最出众的。这样的话,在写主文书补充文书的时候,能更好的去展现一个丰富多彩,或者说一个鲜活的自己。
活动方面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讲,因为我感觉大家做的活动都都挺不一样的,我是觉得不要一味的去功利地做活动,活动还是要做自己感兴趣真正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我高中的时候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在我们校的一个小院里头,我们管它叫东小院。东小院一有一片空地,我当时做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活动。因为我特别喜欢踢足球,我就在小院的空地上举办了我们那届足球赛。我还举办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友谊赛。我觉得这个就属于我当时特别想做的事情,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活动。因为我是很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机会去找到集体凝聚力或者班级归属感,比如说场上队员可以卖力的比赛,场下的观众可以为自己班的队伍加油喝彩,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活动。
09
答疑
Q: 有没有乐队和声乐团
A: 有的,我们学校阿卡贝拉非常多,而且我听朋友说水平都非常高,挺难进的。所以如果对唱歌感兴趣的话这个可以考虑的。乐队肯定是有的,具体情况我不是特别了解。
Q: 阿卡贝拉是什么?
A: 无伴奏合唱。
Q: 请问你当初怎么在纽大和威玛之间做选择滴?
A: 我其实纠结了挺长时间。因为觉得纽大没有校园,整个学校都在城市里,城市有一点乱,所以这点我个人不太喜欢。还有就是觉得纽大的开销比较大。
Q: 威玛有ED1、ED2和RD三个录取阶段,中国学生录取的比例大概各多少
A: 在我申请的时候没有ED2,所以这个我不太了解。ED和RD中国学生的比例具体我不太了解,我个人认为数量是差不多的。
Q: 请问文理学院转商学院需要什么条件?学校转专业容易吗?
A: 商学院是需要另外申请的,可以大一、大二、大三申请进入,条件的话基本是要看gpa,回答一些问题,类似于文书,然后会要求你申请之前上相关的课,比如统计、微积分、introduction to accounting等等。转专业很方便,这点上限制非常少。
Q: 看威玛有common application 和coaliation application 两个申请系统,怎么选择呢,你知道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吗?
A: 我当时用的是common,而且我的高中同学几乎所有人用的都是这个。极少有人用另外一个。我听说是common申请数量达到上限的人会再开一个coalition的账号申请剩余的学校。我个人认为只用common就可以
Q: 请问你后面的打算读研吗?留美国呢?
A: 我个人觉得如果本科读完商学院就能找到工作的话也许会不读研或者推迟读研。当然这也是比较理想的情况。相比较而言我更想留在美国,不过后面也要看相关政策和其他因素。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拓展职业机会:自考生必须知道的行业趋势
2024-07-12  阅读:636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