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中奇

发布时间:2020-05-15 08:08:46   来源:自考网
徐中奇
2015级2018届南岗2班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拔尖班
希文:Hello~中奇,在我们正式开始访谈之前,能先跟大家打个招呼,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徐中奇:Hello~希文你好,大家好,我是徐中奇。我是2018届2班的毕业生,现在就读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生物科学拔尖班的一名同学。
01学校
希文:南京大学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校,想必也是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吧。想问问中奇从入学到现在,觉得南大最令你骄傲的地方在哪里?
徐中奇:第一方面肯定是南京大学的学术水平、学术气氛上,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研究。图书馆环境很好,被誉为“全中国最美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供阅读。南大的老师们也很和善,老师和同学们就像朋友一样相处,到实验室基本上可以随意参观。南大有3个校区,我们都在仙林校区,校园非常美,也非常大,校园里有一条天籁河,还有两座小山,有时候在校园里骑车欣赏风景,能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尤其对于生科的同学,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有很多动植物,春天在湖边就能听取蛙声一片,我在生科院后身还看到过野鸡,不知道啥时候能看到“校友”猪哥?
杜厦图书馆
希文: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应该有通选课吧(通识课)。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门选修课呢?
徐中奇:南京大学有超级多有意思的课程,陶艺啊、乐器演奏啊、连主播这种都有,不过作为一个理科生选中这些课好像不太容易啊哈哈。上学期中了一门“世界古代文明”。大一下的时候中了一门叫“环境生态学研讨课”,可以走进环境学院,老师带你做与环境生态学有关的实验,比如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PM2.5水平的测定、还有浮游生物观察等等。记得做浮游生物观察那天,我们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有浮游生物网、挖斗采泥器,我还带了一个抄网,我们在学校里的天籁河边捞来捞去,搞得周围不少人围观。对于许多其他院系的同学,尤其是文科院系,可以来到另一个学院做实验,真的是很棒的一门课。
我在用浮游生物网捕捞浮游生物
希文:你感觉在南大,生活便利吗?
徐中奇:南京大学校内有好几家超市,几乎能满足学生所有的日常用品的购物需求,也有理发店、打印店,还有罗森这种小便利店。我的宿舍楼一边是快递街,所有的快递收发都在那;另一边是校医院,可以看病买药。校园内还有不少共享单车。整体上说,在南大生活真的很方便。
希文:评价一下学校的食堂吧?
徐中奇:要说这南大的食堂啊,要是一点一点说,说到明天都说不完。可能是因为校园比较大,南大校内有4个食堂楼,总共有大概10个食堂,在校园几乎哪个位置去食堂都很方便。早餐的话5块钱左右就解决了,中午、晚餐大概都不超过15块钱,所以一天下来顶多40块钱。味道也挺好的,最受欢迎的就是五食堂的羊肉面,一到中午晚上就会排出一条长龙。有时候食堂还会举办“大厨进食堂”、“美食节”等等活动。
2019年的美食节后面的人都是在排羊肉面
02专业
希文:我们都听说过“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那么你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生命科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况呢?
徐中奇:生命科学就是研究生命的学科,它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从我们的祖先开始认识世界,就必须要面对身边的各种动植物,同时认识自身。在这之后的几千年,生物学一直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内部扩展,没有太大的变革。到16、17世纪,对外界的探索和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一方面扩展了在宏观方面的认知,另一方面促进生物学向微观的发展,比如生物化学、生理学。到20世纪开始逐渐接近生命的本质,DNA双螺旋的发现就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学也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学科,包括了相对宏观的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也包括了相对微观的生化、细胞、分子、遗传等等。但宏观和微观,二者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希文: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是一所实力雄厚的学院,你觉得南大的生命科学学院都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方面呢?
徐中奇:南京大学生科院是很综合的,如今许多大学的生科院都只是在某一些领域进行研究,而南京大学生科院包含了如今热门的微观的分子、细胞、遗传、神经等等,也没有舍弃传统的宏观的动物学、植物学等等,这对于一些爱好宏观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此以外,南京大学给了同学们许多出国科学考察的机会,例如贝加尔湖科考、爱琴海科考等等,这些科考虽然可能不是生科院发起的,但这些科考项目也会招收我们生科院的同学,其他的许多学院都可以参加的哦。
希文:中奇应该是从小就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吧?能跟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喜欢生命科学吗?
徐中奇:哈哈哈,小时候家里就有一些关于动植物的书,家里也会养一些花草、小鱼小虾什么的,所以就耳濡目染的开始喜欢这些。记得那时候有一套书叫《发现之旅》,每周报刊亭都会出一小册子,家里人和我就买回家,足足攒了有两三年,最后攒成厚厚的几大本,用本夹子夹起来。其中有一章是“不同的生物”,里面介绍了从飞禽走兽到花鸟虫鱼各个类群的生物,甚至是动物行为、遗传演化等深奥的内容。不过那时候我还小,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图很好看,我还是喜欢看图片哈哈哈。那时候也经常去一些动物园、博物馆,每每去一个城市都必须去那的动物园和博物馆看看,对生物的兴趣应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现在《发现之旅》淘宝还有卖,贴个淘宝图,一看就特别有回忆感)。
希文:中奇目前有没有初步的研究方向呢?如果有的话能不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徐中奇:现在我所接触的知识还比较宽泛,想要明确自己在生物里具体的研究方向可能还要参考很多,像学习成绩啊、未来的发展前景啊都是需要考虑的。不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我比较喜欢动物行为学这个领域,因为平常可以和各种动物接触嘛,也可以到野外实地考察,甚至是参与保护一些濒危动物。南京大学有研究动物行为学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养着小龙虾、灰喜鹊还有一些土壤动物等等。我现在和同学搞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在这个实验室,做一些和寄居蟹有关的实验。
除了动物行为学以外,我对遗传进化这些也挺感兴趣的。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实验室是研究水稻的抗性基因和演化的,也有草莓、拟南芥等等,作为实验材料。现在我还比较懵懂,目前在这个实验室协助一位老师的工作,平常主要是做一些图片数据处理的工作。如果以后能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话,和老师、学长学姐也能打成一片,一起努力,这对于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贡献。
希文:生命科学以后的就业方向大概有哪些?目前对于生命科学的评价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生命科学有着太多人类还未探索的领域,从事生命科学必然大有前途”,也有人说“从事生命科学的就业和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从你目前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理解,能不能谈谈你对这些看法的观点?
徐中奇:首先反驳社会上的一些观点。有些人说:“环化生材,四大天坑”,我想说,如果总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态度,总想着不努力就有回报,无论身处什么院系,都会是天坑。我认为生命科学是一个对于全人类都很有意义的学科,且不说农业、医学两个大方向,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就让许多人意识到了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现在许多技术的发明创造都依赖于仿生学,蝙蝠和雷达可能已经耳熟能详,从青蛙获得灵感得到的电子蛙眼可以在作战中跟踪真正的目标,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
21世纪,我们面临着四大问题: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如何合理地控制人口,同时减轻那些先天性、遗传病患者为社会带来的负担,少生、优生,这里包括了生理学、生态学甚至遗传学的原理;许多地区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而可供作物和牲畜生长的土地也越来越有限,这就是一个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的问题。随着传统的化石能源被消耗殆尽,以及化石能源产生的大量污染,我们必须寻找其他更清洁的能源,而在植物中蕴含的生物质能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面对各种各样的污染,我们可以筛选出专一性降解特定污染物的微生物,还动植物一片绿水青山。
希文: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们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吗?有没有一些专业课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呢?
徐中奇:我们的课程体系是这样的:大一更多的还是微积分、大学物理等等这些难得要死但是不得不学的课……大一仅有的专业课就是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技术、生态学、野外实习1这四门。大二就会有更多的专业课了:生化、细胞、遗传、生理、分子,还有它们对应的实验。除了这些还会有很多的专业选修课,比如动物、植物学。如果到大三会有超级多的专业选修课,各个方面都会有涉及。
目前印象最深的有三门吧:生态、野外实习还有生化。生态我们当时有一位外教叫Brian教我们,每次上课都带我们到教室外面,看看校园里的动植物,还带我们去动物园参观,我们都很喜欢他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过我们下一级Brian就不搞教学了,有点遗憾。野外实习1是超级爽的一门课,假期的时候大巴拉我们到黄山黟县,风景非常美,住宿条件相比以往也好了很多,不过主要目标还是要学习知识哈。至于生化,是杨荣武老师教的哦,教学通俗易懂而又风趣幽默,还有生化歌曲大赛来参加,我们当时可是二等奖第一名!
野外实习的乡村风光
生化歌曲大赛的冠军队伍(杨老师朋友圈的照片,应该是可以公开的吧哈哈)
希文:对于自己的未来有过规划吗?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徐中奇:长期的规划暂时还没有想太多,短期嘛,还是先提升下成绩(笑哭emoji),这样才能多争取一些野外考察、交流交换甚至是参加一些竞赛的机会(成绩才是一切)。如果说之后的话,肯定是要争取到更好的高校读研啊,现在我有个同学已经有了去哈佛交换的机会,他读研基本上就哈佛了,还是要得继续努力啊哈哈哈。
希文:有没有想要对有意向选择生命科学的同学们说的呢?
徐中奇:21世纪,我们的国家、世界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能让我们一路向前而永无止境,这需要很大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这些选择生命科学的同学,需要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传达给广大的群众,提升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应用中去,服务于社会。感觉越说越红了哈哈哈,其实在高中、大学阶段从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去南京红山动物园做志愿讲解等等,都是一种实现。加油吧同学们,奥力给!南大欢迎你们!
03个人
希文:中奇在高中时参加了生物竞赛并且在国赛中取得了银牌、黑龙江省第一名的好成绩,你觉得大学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和生物竞赛的学习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你觉得生物竞赛对你现在的学习有帮助吗?
徐中奇:高中生物竞赛那些都是老黄历了,到了大学就是一个新的起点。确实,竞赛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科的专业课是有用的,毕竟已经学过一遍了,像普通生物学、基础生物学技术这种就轻车熟路了。但是对于其他专业课,可以拿生物化学举个例子,虽然竞赛的时候接触过不少了,但是大学课程重点可能和竞赛有区别,比如蛋白酶的催化机制,竞赛不怎么考,但是大学就必须要把它重点对待。我觉得生物竞赛用别人的话说就是“记忆力大赛”,大学的生物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添加逻辑思维。竞赛更多考的是“是什么”,而大学则是去问“为什么”或者“怎么样”。而且到大学,考试只是成绩评判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在课外摄取的知识,比如阅读课外文献、课上作相关的报告,这些都应该是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了。
希文:室友们怎么样啊,教会他们东北话了没?
徐中奇:哈哈哈我三个室友都是南方人,分别是安徽、江西和浙江的。但是他们三个都是化学化工学院的,而且他们回到宿舍基本上就是打游戏,有时候对于看番、选课、宿舍生活或者八卦这些我们才会聊一聊。
希文:现在晚上一般几点休息?
徐中奇:平常回宿舍基本上是10点之后,在宿舍就不学习了,收拾收拾东西、再看看电影看看番,睡觉就11点半以后了。不过这个时间对于我的舍友是很早的,他们还要多打几个小时游戏,和我有点时差。
希文:有没有参加一些比较好玩的社团或者是学生组织?能简单跟大家聊聊它们具体所做的事情吗?
徐中奇:我大一的时候比较浪,参加了校学生会和化生大类学生会,主要都是策划组织一些集体文艺活动,比如新生文艺汇演,这可是一年一度全校最高端的文艺汇演。2018年的文艺汇演我一方面是诸多组织者之一,另一方面我还被安排进了走秀节目哈哈哈哈。2019年我离开学生会之后又上台表演,一边是参与汉服社的舞台剧,另一边是一个建国70周年的节目,扮演南大校友胡福明(很多人都不知道胡福明是谁哈哈)。除了学生会,我也参加了不少社团,公益社团天健社、南韵汉服社、爬宠社等等。去年一年,我在南京红山动物园做志愿讲解服务,为游客朋友们普及动物知识、传播动物保护的理念,就是天健社组织的。
我们在南京红山动物园
希文:高中的朋友们现在还经常约饭吗?
徐中奇:在南京的高中同学很少的,但是其中一个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平常经常见面的,有时候我还去蹭蹭他的课。去年夏天我有个北京的兄dei带npy来了,我带他们看看南大校园、去紫峰大厦吃了一顿;还有一个香港的兄dei来南京参加比赛,我带他看看校园、去鸡鸣寺、玄武湖看看。也欢迎你们来南京找我啊,我带你们玩哈哈哈。
希文:觉得上了大学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徐中奇:Emmm...我觉得到了大学,经过这段时间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变化更多还是在思想认知上的。说句实在话,刚刚上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竞赛的底子,就产生了一种盲目自信,参加各种活动而疏于了学习,结果一不小心就被秒成渣渣。现在知道了成绩是多么重要,就把更多的时间开始转移到学习上。再有就是以前有时候不怎么懂得和别人如何相处,现在接触到更多的老师、同学,在学习交流活动之中成长,至少说是进步了,不过还是要慢慢修炼吧。
那今天的访谈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徐中奇同学的配合和支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