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 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9-04-05 21:40:02   来源:自考网
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
会议纪要
(张艳梅陈明芳)
与会人员集体合影
由武汉工程大学和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3月29日至31日在武汉工程大学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任务是:逐梦奋斗新时代,凝心聚力创一流,开启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新征程。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尼亚加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国内外一百多所高校共计二百多位专家学者莅临。
大会开幕式于3月30日上午在武汉工程大学四教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由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陈明芳教授主持。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彦铎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蔡基刚教授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会议现场
张彦铎教授
3月30日上午和3月30日下午14:10-15:10均进行大会发言。发言学者及题目分别是(按发言时间顺序):
KarlMaton:Integratingknowledge:HowLCTcouldhelpsupportEnglishwithothersubjects
蔡基刚:伪专业vs.真专业: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何去何从
郭桂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下教师的身份转型与职业发展─以商务英语教师为例
杨信彰:NounsandVerbsinEnglishScienceTextbooks
JinyanHuang:Dual-degreeEducationand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eseHigherEducation:ChallengesandImplications
韩高军:“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ohnSpiridakis:Designing,ManagingandEvaluatingHigherEducationExemplaryPracticesProgramsforEnglishasaNewLanguageEducators
杨雪燕: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性研究
程晓堂:跨学科、多语种国际化的人才培育新模式
BruceMorrison:EAPinstructioninHongKonguniversities:BridgingthegapbetweenschoolandtertiaryEnglishMediumInstruction(EMI)
雷蕾:Developingacademicwordlists:Keyissuesandsuggestions
卢晓东: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3月30日下午15:30开始,会议进行分会场专题研讨,200余位专家学者分7个平行分会场进行专题研讨,就“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学术英语课程设置”、“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与英语教师发展”、“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与英语教学实践”、“复合型英语人材培养与学术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分会场安排紧凑,组织有序,高效务实。各分会场报告的学者及题目分别有:
第一分会场
曹旺儒:影响理工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因素及对策——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蔡宏武:“一带一路”政策下石油领域对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英语人才培养为例
杨文静:传媒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武汉传媒学院为例
许慧:地方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杨志: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工程大学“英语+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董雪纯: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陈迪:“体育强国”目标背景下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
刘畅:新时代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新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周婉伊:认知翻译下对外宣传及其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王苗:新时代英语人才培养趋势和要求
分会场讨论
第二分会场
张云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贺贝贝:新时代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路径
闫曦:“英语+材料化学”双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梁雅丽:“一带一路”时代下体育英语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黎荣华:“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琛:”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新趋势探究
张疏雨:基于ATA考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刘碧碧:新时代英语人才培养的方法
赖婧:新兴文化产业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
赵冬醒: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分会场老师发言
第三分会场
谢桂梅:文学之经济学与经济学之文学
洪菁: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国际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为例
鲁艳辉:医学教育中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模块构建
董丹萍:SuggestingaTransferfromEGAPtoResearchCommunicationsforaPostgraduateCourse
汪兰:基于社会需求分析视野下的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
程建山:《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郭应平:我国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生测评基本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梁英:英语专业课程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培养——以《中华文化英文导读》课程为例
李俊:我国医学英语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与展望
易涵:新国标视域下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语系培养方案为例
分会场讨论
第四分会场
任运忠: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
李娜: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观的重构
陆宗丽:国家战略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英语师资队伍的建构
张尚莲:慕课教学新生态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师发展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
陈怡均: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英语师范专业培养评估体系An
闵菊辉:21世纪5C核心素养与英语双赢课堂
王檬檬:生物英语课程建设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张瑾: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教师发展探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为例
林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分析
周冰: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复合型的对外汉语教师
分会场老师发言
第五分会场
刘晶:基于专业方向定制的军事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探究
许群航:中美著名商学院网页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李钥: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研究
林海春:论“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与“跨文化大众传播社会认知理论”的关系
苑利:基于LancsBox的“中国梦”在菲律宾传播与接受研究
杜朝明:英语+法学”双专业一体化课程融合理论与实践
陈鹤方:基于需求分析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裴宇雨:从报道动词英译看译者风格-------以《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为例
刘婷婷:Englishasmediumofinstructionatthetertiarylevel:Developmentandprospects
刘孟玲:外国歌曲欣赏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
部分第五分会场老师合影
第六分会场
高霄华: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李池利:英语类专业大学生产出型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调查研究
张坤坤:项目式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一项行动研究
凃朝莲:大学生国际化程度的专业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李斐然: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现状评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罗琴琴:网络语料库辅助的写作修改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牛文惠:基于CiteSpace的外交翻译暨外交话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8)
朱嫣然、陈雅婵、张盈: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度学习情况实证研究
王杰:新时代英语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研究
明冰霜:E+双专业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反馈对比研究
分会场老师发言中
第七分会场
邹远鹏、蒋婷: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数据驱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研究
焦新平:英语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教学实践探索
章木林: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人融合式产出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王裕森:基于慕课的学术英语本硕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翟石磊:基于国际能源治理人才核心素养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胡格:新时代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温梦媛:高校翻译硕士的培养现状回顾及思考
熊宇箐: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以武汉A大学英语笔译学科为例
分会场讨论
除了大会主旨发言和分会场专题研讨外,本次“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于3月30日晚上19:50至21:00还特别设置了三场专家工作坊,分别由JinyanHuang教授、雷蕾教授、KarlMaton教授主讲,工作坊现场讨论热烈,争鸣不断,学术氛围极为浓厚。
专家工作坊一
JinyanHuang:ANOVA,FactorialANOVA,MANOVAandGENOVADesignsinSocialSciencesResearch
工作坊讨论中
专家工作坊二
雷蕾: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要点
工作坊讨论中
专家工作坊三
KarlMaton:TheoryandApplicationofLegitimationofCodeTheory
闭幕式由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陈明芳教授主持。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韩高军处长和外语学院陈明芳教授分别用中、英文致闭幕词。
韩高军教授
陈明芳教授
本次研讨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与会专家和学者们发言内容与本次研讨会主题高度契合;二是会议安排紧凑,高效务实;三是会议规模大,参与面广,足见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众多关注。两位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向使得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共同主办单位中国学术英语教育研究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向文华在线、外研社、外教社等企业对本次研讨会的赞助表示感谢!
2009年,我校“E+”双专业培养模式获批教育部和财政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作为实验区的牵头单位,与相关学院合力共建,取得了卓著成果,于2014年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五年过去了,学院和“E+”团队不忘改革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实现双专业融合、让学生受益的行动一直在路上,本次“新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和学者们的思想火花为武汉工程大学实现“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再出发增添了更大的信心,武汉工程大学“E+”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将继续奋发努力,期待拿出更好的成绩与各位专家学者再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