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廿二】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第二次线上教学分享会成功举

发布时间:2020-04-14 08:18:36   来源:自考网
2020年4月12日,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线上教学第二次分享会成功举行。由于疫情,第22届研支团的成员们暂时无法参加线下教学实习。为了提高成员的教学水平,疫情期间,西部计划项目办推出了线上培训方案。本次会议议程为:第21届研支团成员教学经验分享、答疑,第22届研支团线上听课心得分享。
第21届研支团成员分享教学经验
左倩云南双柏一中
左倩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她在备考教资过程中对语文教案的拟写有了一定的把握,并且在日后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求教于当地资深老师,不断完善,力争做得更好。同时,她积极与青年教师互帮互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教学的互动和话术上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训练。根据当地学生的基本素质,她推荐了总结式教学的模式,通过多多传递各种答题套路解题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左老师还总结自己的一次“语文教学滑铁卢”,强调要在语文默写方面要加强培训,不可以放松对学生的约束,切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信任”,“以己度人”。最后她希望大家可以调节好心态,刚入职教学状况不佳也不要灰心,相信自己相信学生,一定可以迎接灿烂的彩虹。
何婷云南妥甸中学
何婷老师的历史教学经验分享,首先强调要给自己营造快乐愉悦的支教心态,不要产生畏难情绪,问题和苦恼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她阐述了教学的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在过程中突出重点,学会取舍。初三学生的学业压力很重,而历史学科对于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要高于刷题的意义,因此讲多余的话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不如多留时间给学生们做练习,及时当堂讲评给学生留下印象,观察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多多督促。何老师提倡鼓励式教学,多多表扬学生们,引导他们自主解答问题,并在教学中进行分层,对学生群体的关注有所侧重。最后,她强调要教会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由点到面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形成一套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邵沛宁夏隆德二中
邵沛老师主要从“启智”层面出发,探索“如何给当地的孩子们思维层面和认知层面打开广阔的空间”,如何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东北重工业发展”的案例,他阐释了一套通过不断追问学生来启发学生的“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他希望支教老师自己要有一定的高度,高于课本,有所反思,从而启发学生从书本教学拓宽开来,提升思维,看到更广阔的部分。邵老师还结合自身所学的新闻专业,为同学们带来新的启发。他结合新闻事实热点,让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并做出讲解分析,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邵老师分析了如何把握好学生和支教老师间的距离,讲述了自己一个失败的奖惩案例,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困惑,即支教老师教学风格是趋向于“带来不一样的世界”,还是循规蹈矩会对当地学生更好?邵老师希望大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自主把握。
答疑环节
分享完毕之后,三位21届研支团的老师就“如何处理文理交叉教学”、“教学课时分配”、“教学绩效不佳怎么解决”等问题进行答疑。
第22届研支团成员分享听课心得
2020/04/12
武雨薇提出了学生分级管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通过“优带差”的互助模式让学生共同进步;宗雪莹提出讲练结合的学习模式,希望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王中振提出不能对学生太放心,要从预习、习题、背诵默写等多方面抓紧学生学习,可以在课堂上插入漫画、案例以及补充知识应该注意适量合理,以免偏离知识重点;王婉琳对拓展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对板书陈列、做题技巧的引导进行了分析;向倩对知识框架的罗列进行了强调,希望学生形成宏观的学习逻辑;薛飞虎对支教地教学节奏和教学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孙可鑫对今晚的分享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到达支教地后与当地学生老师家长多多沟通交流;曹鉴通过自己录微课的经验表达了对上课时语调语速如何调节的看法;徐浩博分享了一些延长学生高专注力的时间和提高学生高专注力的利用率的好方法。
文编:李修远
美编:武雨薇
责编:李雪妍王益迪
推荐文章